“犀利、透彻”是任永亮对红衣大叔周鸿祎的最直观感受。
近日,测测创始人任永亮通过《吴姗姗面对面》有幸参与周鸿祎“有问必答”的直播连麦活动,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也与“红衣教主”一同讨论在逐渐拥挤的大模型赛道上,小企业如何抓住生存空隙,脱颖而出?
2011年,从IBM研究院离开的任永亮决定创业,从0到1的过程很艰难,但也始终坚持。
深耕泛心理赛道十余年,任永亮深知,仅仅依靠人工来提供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人与AI如何分工协作,也是他始终在思考的问题之一。
去年,大模型在国内掀起了惊涛骇浪。“机会来了,抓住我们就可能发展得更好,迭代速度更快”,任永亮在会议上和团队们分享。
他认为基于语言交互的泛心理赛道非常适合用通用大模型来改造,所以去年,我们紧锣密鼓做了很大改变。产品升级的效果很明显,但很多细节需要打磨。
通用大模型的学习速度很快,“百模大战”之下,大企业的后备力量更强大,对于垂类赛道的小企业来说,如何面对通用大模型的溢出式威胁、如何组建高效团队、需要增加多少资金储备都是需要考虑的事项,也是向红衣大叔周鸿祎请教的主要问题。
小个子打败大块头
周鸿祎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柔道战略》,他曾提过很多次,也是他在做小公司遇到巨头企业竞争时反复看的书,如何通过小关节杠杆借力进而巧妙取胜。
另一本是《超越好奇》,记录了很多他的实战经历。所以直播一结束,任永亮就下单了这两本书,找到关节,杠杆借力很重要。
周鸿祎认为我们的模式很好,相比巨头企业,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用大模型的目标是全,全意味着大而散,在细分赛道上反而不如垂类企业更专注和灵活。
他建议在心理学和虚拟陪伴的两个纵深领域可以持续发展。
最近几年,公司业务确实向着更心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任永亮也在关注虚拟陪伴,孤独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常态,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享受孤独,反而他们需要陪伴,但是又恐惧与人交谈,所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虚拟社交。
对于大模型而言,更有人情味的回复还远远不够,要贴合用户的设定。就像周鸿祎所说,这一赛道的大模型追求的不仅仅是智能型,要能精准切换不同语气、不同风格。
小公司打败大公司的四个要素
周教主的创业经历并不陌生,经历了中国互联网十余年的跌宕起伏,早已身经百战。去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搅动了中国互联网原本波澜不惊的下半场,面对大企业迅猛之势,小企业应如何应对?
抓住时机:在大企业还没发现/不看好的时候,快速抢占市场,采用“小狗原则”,低调发展,深研技术,积累实力。
深度聚焦:与大公司竞争,小公司背负的往往是生与死,所以要聚焦于最核心的业务,别分散精力开展多项业务。
重度垂直:建立自身行业的护城河,做深做透做扎实。
保持低调:悄悄融资,悄悄搭建团队,对于小企业来说,执行力很重要。
应用场景落地
GPT和泛心理在任永亮看来是最完美的结合,试想一下,当AI具备人类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知”能力,它得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需求和情感,从而实现更自然、更智能的交互,这对当下人类心理、情感服务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他从很早就尝试做对话机器人服务。
技术的成熟需要市场推动,大模型的持续火热并非孤立的技术进步,而是需要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方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对于拥有独特泛心理应用场景的任永亮来说,机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