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联合指导,由光锥智能与Scale Partners 势乘资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主办的2024 AI科技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探讨着以"大模型|千行百业数智化的春天"为主题的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峰会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聚焦大模型技术、数据价值、行业数智化落地等三个关键维度,勾勒出了科技领域的新蓝图。过去一年,大模型成为科技界的主要发展方向,多家企业积极参与,开启了智能化的新阶段,如商汤、百度、华为云、火山引擎、钉钉、云知声等。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提出了两方面建议,呼吁人工智能应该围绕行业关键场景展开应用,同时降低AI的使用成本,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化,强调AI只是技术的一部分,需要在行业中有清晰的产品定义和生态卡位。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李霄寒指出,在大模型探索中,技术边界的探索以及在2B场景中利用大模型降本增效成为关键。各行业领袖纷纷看好AI Agent的发展,认为这是未来场景落地的前瞻性机会,预示着2024年将迎来一场AI Agent的激烈竞争。
在资本市场角度,Scale Partners 势乘资本合伙人刘英航表示,2023年上半年大模型及Agent最为热门,下半年则是具身智能。他指出通用大模型的竞争将是效率和资源的较量,而行业垂直大模型和ToB服务则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机会。他认为产品开发迭代和洞察客户需求能力是各种Agent竞争的关键。
在数据、算力、算法这三大AI要素中,大模型的崛起使得数据价值更为凸显。然而,大模型的发展也揭示了中国数据产业链的薄弱。企业在迎接AI时代时,首要任务是数字化沉淀。飞书提出的"AI ready",即数字化沉淀,对于企业来说是实现AI Ready的关键一步。企业需将生产经营全流程整合,例如将业务接入协同工作平台,实现全线业务数据的流通,从而发挥大模型的潜力。
企业在大模型应用中提出更快速、更低成本、更大容量的数据需求。各企业纷纷分享了在大模型应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降低企业成本并提高效率。这使得数据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迎来新的机会,成为2024年关注的焦点。
最后,在元 宇 宙与碳中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邢杰的主持下,以“新能源算力数智经济”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展开。嘉宾包括元 宇 宙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熊焰,亿铸科技高级副总裁徐芳,澜舟科技创始人兼CEO周明,速光网络创始人兼总经理都百顺,索象集团董事长卢永峰、哥瑞利CTO王文瑞、标贝科技联合创始人&CTO李秀林,九章云极DatsCanvas联合创始人尚明栋,神州光大创始人高峰,思维AI CEO马思维。这场论坛为行业领袖提供了深度沟通的平台,也为新能源和数智经济领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未来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