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观察 >>  正文

法媒:中国绿色产业政策惠及世界

发稿时间:2024-05-24 13:4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当个别国家指责中国补贴新能源产业造成“产能过剩”的时候,一些关注全球变暖问题的经济学家呼吁对此理性看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Dani Rodrik 5月23日在法国《回声报》上发表题为《绿色产业应该跟中国说谢谢》的社论。作者认为,中国对绿色产业的补贴是合理且有益的。

  文章称,一场针对绿色产业的贸易战正在酝酿。美国和欧盟担心中国的补贴威胁到本国的绿色产业,警告要限制进口。中国则谴责美国的《降低通胀法》违反了世贸组织原则,对中国产品构成了歧视。

  Dani Rodrik注意到,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确速度惊人:中国生产了全球80%的光伏太阳能组件,60%的风力涡轮机和60%的电动汽车及电池。仅2023年一年,中国的太阳能发电量增幅就超过了美国的总装机容量。

  在他看来,对绿色产业的补贴实际上有着特别的意义和影响力,因为绿色技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绿色产品将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在不影响经济增长和减贫的情况下,实现脱碳的唯一方法是尽快转向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

  文章分析称,中国为绿色产业提供补贴是合理且有益的。加速绿色转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而且随着绿色产业知识传播到国外,中国的补贴将造福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上的外国公司。

  Dani Rodrik表示,还有一个原因解释其合理性。虽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碳税机制,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国家或地区对碳的定价与其真实的社会成本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补贴绿色产业有双重效益:既可以鼓励技术学习,又可以取代碳定价。西方批评人士使用“产能过剩”“补贴战”“贸易冲击”等词汇是没有认清形势。提供“过剩的”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品正是气候这个“医生”所下的“药方”。

  他认为,实际上,中国的绿色产业政策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随着中国生产商提高产能,利用规模优势,近十年来,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太阳能成本下降80%;海上风电下降73%;陆上风电下降57%;电池下降80%。正是这些进展让人们看到了较为乐观的前景,让我们有希望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中国青年网编译报道)

责任编辑:郭文静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