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观察 >>  正文

夜市卖什么赚钱?这些店家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秘籍!

发稿时间:2020-06-09 16: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快手夜市宣传海报。资料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唐希)最近,有人说“从未想过摆摊会成为一种潮流”。一时间,朋友圈所有的人都在讨论“摆摊卖点啥”。

  充满烟火气的地摊都聚集了哪些种类的商品?哪种地摊更吸引顾客呢?6月8日晚6点,人民视频联合快手共同发起【快手夜市】直播活动,用接力直播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夜市江湖儿女的摆摊日常!

  卖服装、卖小吃、做手机壳、做棉花糖……这些地摊背后的每一个摊主,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现在,他们都依靠摆摊,让自己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拥有近20家加盟店的闫妈妈

  现在50多岁的闫妈妈在抚顺拥有着两家自己的实体美食店:一个店铺专卖韩餐,一个店铺经营炸串类的街边小吃。自今年4月份开始对外招商加盟店至今,闫妈妈已经有将近20家的加盟店铺了。

  这样一位外人眼中看似一帆风顺的摊主,她在生意道路上却经历了很多坎坷。

  在闫妈妈30多岁时,她带着小孩开了一家童装店,但经营了两年左右她就有点厌倦了,“我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到一定瓶颈,我觉得没有太大发展的时候就想再尝试一下新的东西。”

  从来没接触过餐饮行业的闫妈妈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经营童装店的同时,又开了一家210多平方米的快餐店。

  “我那个时候第一个月赔了1万2,第二个月赔了7000元,第三个月赔了4500元,第三个月的时候我给员工开不出工资了……”闫妈妈说自己的创业经历一天一夜也讲不完,全是眼泪,因为自己走了太多弯路。

  当面对困境时,闫妈妈却没有关闭餐饮店,而是选择将自己童装店所有收入,以及自己的一处房子卖掉,再全部投进了餐饮店。

  “我们家现在韩餐店100多个品项,特别火,有100多个品项我都是我研发的。我们家现在的麻辣拌、炸串、麻辣烫、酸辣粉,肉夹馍,很多小吃也都是我研发的。”

  由于常年做麻辣拌,闫妈妈的大拇指变形了,后背经常疼得尤如针扎,但好在苦尽甘来,现在闫妈妈不仅有自己的实体店,加盟店,还将自己的麻辣料包批发生产销售了。

  现在一有时间,闫妈妈就会在快手上给那些想要创业的人介绍自己的经验,“现在我经常在快手上做直播,不仅能帮助这些创业者小白少走弯路,我自己在快手上的授课收入几乎已经和开一家店的收入相当!”

  卖烤串的网红帅哥

  19岁的梁曼凯和哥哥在广州某夜市摆摊卖烤串,因长相帅气吸引不少粉丝,一度走红网络,有粉丝一周会来五六次专门光顾他们的生意。

  去年,梁曼凯与哥哥向亲戚朋友们借钱买了一辆小吃车,打算在夜市摆地摊卖烤串。当他们提出这个想法时,家里的很多亲戚朋友都嘲笑他们。但他们没有放弃,将这个夜市摆地摊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位置很重要,一定要提前考察哪个夜市的人比较多……“在快手上直播介绍自己的地摊经验时,由于光顾摊位生意的顾客不断增多,他们好几次被迫离开屏幕专心做烤串。

  才开始做烤串时,他们没什么经验,每天买菜都会超标,拿的很多菜品摆在车子上都臭掉了,因此被迫丢掉了很多菜品。“前一个月,每天也就卖一百多一点的菜,有时候甚至只有几十元,全部都在亏本。直到两三个月以后,积累了自己的熟客,我们的生意才渐渐开始有了起色,不赔本了。”梁曼凯说,现在自己与哥哥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12点多就准备去买菜,买回来洗菜串菜,串到4点多,拿这些货出门,5点到摆摊位置。

  相较于一般的摆摊者来说,梁曼凯是幸运的。在夜市摆摊一个月左右,一位路人将他卖串儿的视频发布到了快手上,梁曼凯的高颜值吸引了很多粉丝前来光顾。

  从最开始的每天赚100元左右到现在的500元 ,梁曼凯与哥哥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正在向美好的生活前进。

  一年收入超30万的油条小哥

  在常人眼中,任晓猛是一个“傻子”。他放着好好的县中医院事业编不做,偏偏选择做起了小贩,卖炸油条。

  任晓猛来自农村,父母供他上完大学以后基本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以后的成家立业、买房子、娶媳妇,基本上就只能靠自己来实现了。考虑到事业单位虽然工作稳定,但收入较低,任晓猛便想自己创业。“我当时自己在学校里做过生意,一天能挣几百块钱,我就想要不然自己出来闯闯,别这么年轻就进入事业单位安稳工作,那样虽然自己轻松,但是好多东西实现不了。”

  虽然现在任晓猛因为卖油条出名,但他最开始创业卖的第一样东西却是马蹄烧饼。

  刚开始村里人得知这样一个大学生居然不做“正事“改行卖烧饼时,大家议论纷纷,”好多村里人都说我不务正业,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供完大学自己还回家卖烧饼,浪费了父母的心血,浪费了这么多年的大学,浪费了国家这么多年的培养。”

  当时任晓猛在村里都不敢在路上走,就怕别人问他怎么还没去上班,现在在哪里工作。

  但是出来创业做了烧饼就还得出去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卖烧饼,但自己村里那一片区域,他始终不敢踏足。“我基本上没有在我们村里串过,害怕别人问,害怕别人说。”

  任晓猛第一次串村卖烧饼的时候根本不敢张口,他当时弄个小喇叭,人多的地方本来是卖货最好的地方,但是他不敢去,人越多他反而跑得越快,导致一开始销量并不好。有一天零下十好几度,任晓猛开了一二十公里,才卖了1块5毛钱。

  由于卖烧饼没什么生意,他又选择卖起了豆腐脑。“烧饼在老家卖得还好点,到了一个别的地方,属于地域性差异很大的特产,人家不吃,很快失败了。到五一左右我们又卖豆腐脑,那时候天气很暖和,卖豆腐脑生意特好,而且我们家做的豆腐脑挺好喝的,一天能卖一千来块。”

  但好景不长,十一以后天气逐渐变冷,北方冬天越来越冷,在外面坐到摊位前吃豆腐脑的人特别少,一天只能卖七八十块钱。

  任晓猛发现自己摊位旁有个卖油条的,生意特好,冬天对他们的生意基本没啥影响。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结合自己原本做油条的父母的手艺,开始卖起了改良版油条。

  “我们家油条能做到一直不断更新,凉了照样保证酥脆!现在最多一年能收入50多万。”

  快手夜市宣传海报。资料图

  闫妈妈说:“ 成功人士不管是谁,只要是成功者,他们身上都具备坚持、执着、不断进取的特质。要没有这个特质摊位开一、两个月,干不好就黄了。”

  在夜市摆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生活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都涌现出向上的力量。大家都在不停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冲突、矛盾,生活充满着挑战,而他们,勇敢地向生活应战,并且赢得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侯倩倩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