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观察 >>  正文

【新时代东北振兴】探访中国首个工业博物馆 感受中国工业遗产之美

发稿时间:2019-09-21 10: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沈阳9月21日电(记者 曹迪)这里有14.8万平方千米的黑土地,这里是红山文化的起源地,这里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这里更因其雄厚的工业基础被亲切地形容为“共和国长子”。这,便是辽宁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取得了令国人瞩目的成就。沈阳市铁西区工业历史悠久,从1905年首家使用现代化机器企业诞生开始,经历了日本殖民工业、国民党时期工业和新中国工业等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工业文化可谓是铁西区的灵魂。中国首个工业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就坐落在里。9月20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辽宁省委网信办承办的“新时代东北振兴”网络媒体活动辽宁线在沈阳启动,20家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的记者们来到了中国工业博物馆,感受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了解、认识和欣赏中国工业遗产。 

     

    奉天造币厂生产的银元。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老式手动缝纫机。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1比1复制的99式坦克模型。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博物馆的展物中含有多项“工业之最”:世界最大口径铸管、最大的超高压断路器壳体、最大的立车横梁铸件、最薄的铸件,但最特别的要属一枚原比例仿制的国徽。 

     

    中国工业博物馆陈列的1比1仿制版金属国徽。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当年工人们悬挂国徽的场景。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据了解,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就是在沈阳制造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木质的,经不起风吹雨打。1950年,有关部门把制作金属国徽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器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前身),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要制作一枚金属国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化验设备工人们就用肉眼看,没有测试铝水温度的仪器工人们就在炉前仔细观察,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工人们终于做出了我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并在1951年国庆节前夕挂上天安门城楼。这枚国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雨雪风姿依存,它代表了东北重工业的过硬技术,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与成就。 

      

    机床馆车床陈列。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中国工业博物馆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现建有机床馆、铸造馆、通史馆、铁西新区十年馆,收藏文物年代从商代至今。这里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历史,同时也是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时代缩影。 

责任编辑:张晰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