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发现 > 科技速递 >>  正文

公益普法进工地 律师为外来进城务工人员解读《民法典》

发布时间:2025-04-27 17:3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推动《民法典》宣传活动走深走实,在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来临之际,中建八局西南公司积极作为,联合知名法律机构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普法行动。 

  4月27日上午,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携手国浩(成都)律师事务所,组织专业律师团队走进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公园四期项目部,开展了一场聚焦《民法典》的专题宣讲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踊跃参与,旨在将与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直接送到他们身边,帮助他们提升法律意识,增强依法维权能力。

 

  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一定要以书面而非口头的形式签订合同,并且一定要看清工资支付时间和方式等要素”“遭遇欠薪,可以凭上班打卡记录等材料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活动现场,主讲律师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了《民法典》合同编、侵权责任编中涉及劳动关系、工伤赔偿、追讨欠薪等内容,并重点强调了证据留存的重要性。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关注的“包工头跑路”“工伤认定难”等问题,主讲律师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农民工维权典型案例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法律维权路径。“《民法典》第1191条规定,用人单位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虽然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关系常常错综复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将受法律保护。”他解释道。 

  互动环节中,工友们踊跃提问:“试用期没签合同能索赔吗?”“工地受伤但没保险怎么办?”律师团队逐一解答,并发放了印有法律援助热线和维权流程的普法手册。来自河南的钢筋工王师傅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民法典》就是咱们的‘护身符’!”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强化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此类“送法进工地”活动将持续推进,下一步将通过直播普法、法律咨询日等形式扩大覆盖面,切实解决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活动结束时,律师团队与工地项目部建立了长期法律咨询对接机制。主讲律师呼吁:“法律不仅是维权的武器,更是预防风险的盾牌。希望工友们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让《民法典》真正成为守护美好生活的底气。”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