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发现 > 科技 >>  正文

京东金融×宏利基金发布《中国个人养老金投资洞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20 12:5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个人养老金制度已成为各国政府应对养老挑战的重要手段。1月16日,京东金融与宏利基金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个人养老金投资洞察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这也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行以来,国内首份全面回顾个人养老金落地两年情况的报告。

  开户数量稳定增长养老需求各有不同

  《报告》基于1500份问卷调查结果揭示了发展现状:开户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但缴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产品的投资收益距离预期较远,资产配置能力也有待优化。

  同时,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对高权益产品表现出明显偏好,其中三年期、五年期Y份额基金备受青睐,说明了产品供给、投资能力与投资者需求之间存在错配。

  资料图

  《报告》在深入研究国际经验后给出了建议,如:制定多税收优惠模式,税收优惠向中低人群倾斜;设计更灵活的制度,探索养老第二、第三支柱的互通机制;提供更加丰富的资产供给,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国外个人养老金业务在经济繁荣期发展,当时美股美债收益良好,经济环境也有大量年轻人涌入,宏观环境有利。而国内在资产配置时,需充分考虑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中国居民的风险承受意愿。”在对比中国与国外个人养老金发展差异时,京东财富投研负责人冯永昌认为,国内一些投资者养老理财意识较为薄弱,人们更偏向于养老储蓄。

  冯永昌认为,提升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认知和参与度“关键在于通过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从追求高收益幻觉转向关注降低风险,让投资者理解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价值。”

  《报告》对此做了研究,将1500名受访者按照年龄层分为:Z世代(1995-2009年出生)、千禧一代(1980-1995年出生)、X世代(1965-1980年出生)、婴儿潮一代(1945-1965年出生),并调研了他们的养老意识、养老储备、个人养老金账户使用情况。

  经过两年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大力宣传,各个年龄层的养老意识都有所增强,也成为投资领域的重要议题,越来越多人将“养老储备”作为重要投资目标之一。但仍有40.7%的受访者表示还没有思考过退休后的生活。

  “婴儿潮一代”(61岁以上的客群)养老规划意愿最为强烈,超过一半的20-24岁客群开始进行养老规划。而“Z世代”更注重体验,大部分人尚无退休储备行动;“千禧一代”更注重当前现金流;“X世代”更加注重投资期限设置灵活,有随时可支取的需求。

  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以现金存款和银行理财为主,风险偏好比较低。但是仍有不少投资者对于投资收益有相对高的需求,偏好权益类产品。

  国内养老需求旺盛,个性化模型契合用户需求

  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局原局长唐霁松表示,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成效显著,开户人数超7000万,产品供给丰富多样,制度运行平稳有序。

  《报告》也深入分析了国内居民购买个人养老金的必要性。

  国内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占比高、速度快的特点。截至2023年末,国内65岁以上人口为2.1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4%。预计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超过30%。

  为推动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唐霁松表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需协同发力。

  京东财富养老下滑曲线配置模型(JD-RGP)。资料图

  据悉,京东金融养老金业务经过两年发展,已与10多家银行合作,通过系统流程优化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构建产品供应链,提供260多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及稳健的养老保险产品。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