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发现 > 科技 >>  正文

社会力量参与,“爱心小屋”艾防模式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4-12-02 10: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4年12月1日,恰逢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活动将围绕“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的主题,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担起防艾责任,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承担着2030年前消除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的重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399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接近四分之一,即930万人未能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导致每1分钟就有1人因艾滋病相关原因死亡。

  “能否兑现在2030年前终结艾滋病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承诺,现在正是一个关键时期。”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报告中称。

  在终结艾滋病威胁的道路上,不仅要依靠政府的领导、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从企业、机构、团体到志愿者、感染者,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力量都不容小觑,只有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团结协作,才能够有效落实艾滋病防治措施、助力2030年目标的实现。

  在“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主题的引领下,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简称中艾协)开展的企鹅红丝带爱心小屋项目正是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防治艾滋病的生动实践。

  这一于2023年启动的项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指导下,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支持下,在凉山州建立健全红丝带关爱社会组织,招募、培养专业队伍,配合医疗、疾控、妇幼机构开展了艾滋病感染者和感染儿童的健康教育、治疗随访、关怀救助、心理支持等相关工作。

  中艾协会长郝阳表示,在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下,我们借鉴了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等成功经验,在凉山州7个重点地区依托县医院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心打造的“企鹅红丝带爱心小屋”,为艾滋病患者和患病儿童提供更专业、更有温度的治疗随访和关怀服务,为凉山防艾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作为社会力量的一分子,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小红花募捐项目,超400万用户参与捐小红花支持爱心小屋建设活动,筹集到平台配捐的善款150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企鹅红丝带爱心小屋项目。

  这些爱心小屋均依托当地医院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心,设有宣教室、咨询室、儿童关爱室、会议室和办公室等功能用房。

  自2023年6月6日在凉山州启动以来,该项目已在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越西县、普格县、金阳县以及西昌市等7个重点地区建设并投入使用了7个爱心小屋,招聘培养21名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以提升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为帮助项目专职人员提高业务能力,为后续开展工作夯实基础,中艾协通过组织进修学习、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展实习培训活动以及组织专家现场帮扶等方式,对专职人员进行了专业技术技能,特别是心理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学习掌握适合HIV感染者情绪管理、情感支持的基本理论和实战技术。截至目前,已组织7期培训班,累计培训时长180人天。

  “陇川的老师们给患者做服药依从性教育时,把服药比喻成种庄稼中的除杂草、撒农药,让患者理解为什么要服药,理解病毒载量的意义,真的很接地气。回去以后我要把这些知识和思路分享给其他小伙伴,并运用到今后随访工作中,”2024年8月前往云南德宏州陇川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的越西县红丝带关爱协会专职人员陈逢霞说。

  红丝带爱心小屋的专职工作人员用他们不断精进的专业技术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持续帮助当地感染者积极接受治疗、坚持治疗,企鹅红丝带爱心小屋不仅是一个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服药随访服务的场所,更成为了艾滋病感染者和感染儿童的关爱家园。

  在帮扶一位患者成功战胜“心魔”、勇敢面对生活,积极服药治疗后,西昌市性艾协会红丝带关爱小组专职人员韩鹏感慨地说:“作为艾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和神圣的责任,必须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支持和关怀。”

  截至今年9月底,7个项目点依托爱心小屋开展门诊咨询23112人次,开展感染者个案随访共计18699人次,培育本地心理健康员35人,开展感染儿童青少年心理关怀活动26次,覆盖416人次,组织监护人依从性教育培训13期,覆盖257人次,资助家庭困难儿童130人次,接受营养支持的儿童30人。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