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发现 > 科技 >>  正文

“关注公号返现5元”反被骗2万,安全专家:黑灰产获取用户微信诱导诈骗

发布时间:2021-12-04 13:5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您好,我是XX平台客服,现在公司正推广官方微信号,只要您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立即返现5元",最近,有不少网友爆料,称在微信上收到了陌生人加好友请求,并收到了上述信息。

  事实是,这是新型诈骗手段,用"关注公众号+刷单"的诈骗"组合技",先打着大公司员工的幌子以及用小额报酬骗取信任,当人们放松警惕、误以为"天上掉馅饼"的时候,最终掉下的却是"诈骗的陷阱"。

  近日,有公安部门也专门发出对"复合式"刷单诈骗的提醒:"免费送(点赞、转发)+刷单"或"关注公众号赚钱+刷单",充值做任务返利都是诈骗!

  

  冒充各大平台员工骗取用户信任

  日前,一位网友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被"关注公众号"套路并被骗走2.5万元的惨痛经历。

  据该网友介绍,有人通过手机号添加了她的微信,然后对方自称是某电商平台的员工,为推广该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希望关注一下并截图发给对方,就可以获得3元钱返佣。

  当她关注了公众号之后,对方又声称还有更多公众号推广需求,将她拉进一个群,最终被一步步引导进行刷单,被骗走了2.5万元。幸好,在对方要求她继续转账5万元才能拿回2.5万的时候,男朋友及时制止了她,并且帮助她报了警,才没有产生更多的损失。

  据多位网友反馈的情况显示,目前,这类骗子最喜欢冒充抖音、淘宝、京东、拼多多、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平台的客服人员。

  淘宝、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公司客服表明了相关情况,均得到一致的回复:平台并未委托任何人员宣传推广公众号,更不会主动添加用户微信。

  一位安全专家表示,这类骗局的最重要前提是获取信任,而被冒充的平台往往都是用户量级较大的平台,"用户基本上都有使用,或者至少听说过,所以就会比较信任,类似于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很多骗子会打着国企的名义行骗一样,本质上都是利用这些大公司的知名度来骗取信任"。

  "该网友的遭遇其实是比较典型的做任务诈骗,"安全专家表示,以往的套路是先引导做几个正常的任务,给到一些好处建立信任以后,再通过安排刷单任务引诱做大单骗取大额资金,"随着对诈骗犯罪打击力度不断增强,诈骗手段也进行了迭代,由于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体量巨大,因此冒充这些公司员工邀请关注公众号,几乎一说一个准,一下子就打消了人们的防范心,紧接着就还是刷单诈骗的套路。"

  行骗手法揭秘:黑灰产通过"机器人"地毯式搜索手机号加微信

  有网友提出疑问:诈骗分子为什么会有大家的手机号码呢?又为什么会知道这些手机号绑定了微信号呢?

  上述安全专家表示,这类诈骗往往都是"地毯式扫描作案"。这些黑灰产会通过控制大量的"微信机器人",对所有手机号段进行地毯式"加微信",一旦扫描添加成功,"机器人"就会发送特定的内容来诱导关注。

  据了解,这类黑灰产分子会通过网络上近乎公开的手机号号段进行集中式搜索。此外,据介绍,这类诈骗机器人目前已经进化到了相对"智能"的阶段。

  "比如看到你是女性,就称呼美女或者小姐姐,如果是男性,则称呼你帅哥或者小哥哥,如果支付宝或者微信里显示实名信息,还可以叫你某某姐或者某某哥,很多人都会信以为真。"

  美团客服人员表示,如果用户收到陌生人要求关注美团公众号的微信,可以通过客服电话与美团联系,提供诈骗者的相关信息,平台将递交警方作为线索,依法打击。

  据了解,为防范用户遭到诈骗,警方、各大平台、金融机构均频频发布相关的防诈骗公告,提醒广大网友警惕诈骗的相关骗局,保护个人信息,不轻信,不轻易转账或提供个人、银行卡等信息,谨防被诈骗,但相关骗术也不断在"升级"。

  上述安全专家提示,切勿贪图小便宜,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二维码、公众号不要轻易打开、关注或下载注册,时刻保持互联网安全意识,发现异常,应当立刻向执法部门进行举报。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