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里座无虚席,人们却又保持一致的专注——台上,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的招聘队伍激情澎湃,妙语连珠,为在座的学子展开一幅生动的园区画卷和未来宏图。
这是近日泉州半导体高新区在西安邮电大学开展专场招聘会的场景。又是一年“秋招季”(秋季校园招聘),各大企业使出各种招式,人才抢夺的场面依旧热烈。
人是生产力的关键,人的流动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泉州半导体高新区面向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或人才大会,积极开展人才政策宣传,致力于引进高层次人才。
产教融合引进人才
与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工作是引才的重要途径。泉州半导体高新区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与泉州经贸学院共建二元制大专班;与南开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泉州理工学院、阳光学院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训基地,精准培育人才;远赴云南保山市,与保山学院、保山技师学院和腾冲第一职业学校等院校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合作。
同时,园区在晋江及周边7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产业课程;福州大学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今年招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术性硕士51名、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331名,学院与多名企业高管、资深工程师签订外聘导师合同,开展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
此外,园区聘请高校引才顾问20名,与全国40余所高校就业中心建立沟通联系渠道,协助三安项目招引产业工人3500多名、其中本科及以上人才约600人。
赴外拓宽引才通道
专场招聘可拓宽招才渠道。泉州半导体高新区赴西安、南京考察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商协会、企业等多个单位,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到访南安园区并达成初步战略合作意向,及时细化举措推动成果转化。
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积极与大中专院构建“扶贫+就业”二元制模式。今年,园区与泉州三安公司等入园企业共赴贵州开展异地劳务协议专场招聘,邀请海峡两岸5所交通大学校友会齐聚芯谷。
此外,园区积极对接西安及周边多家高校、科研单位机构,为园区招才引智提供强大资源。并且,加强与厦门互动共建,制定走进泉厦大中专院校工作方案,并通过邮件邀请函方式打通泉厦47所大中专院校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校地合作的通道。
搭建汇才集智平台
创业平台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的流向和流量,只有打造好人才创新创业的优势平台,才能构建起吸纳人才的“磁场”。
今年,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驱动中心落地泉州半导体高新区南安分园区。此外,园区与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厦门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芯谷分站,从资源导入、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园区建设。泉州半导体高新区协助园区企业三安光电开展自主评价人才试点工作,给予企业评价人才话语权;
并且,泉州半导体高新区加快推动与福州大学共建微电子科研平台建设;推动晶安光电与福建省系统工程学会、华侨大学柳培忠专家团队合作共建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积极推动名师工作室、院士(博士后、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建设。
目前,南安分园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通过考核评估验收,安溪分园区新增1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园区内“台湾人才之家”入选省首批人才驿站示范站(全省共十家,泉州仅三家)。(曾宣宣 朱璇 蔡婧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