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中国各地消费市场供需两旺,衣食住行游购娱……各行各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3亿人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南方人北上冰雪游,北方人南下海岛小城游,跨区域人员流动活跃,撬动品质化消费下沉。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全国各地掀起“换新潮”,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信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此外,在春节社会运行保障方面,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积极推出稳岗措施,鼓励服务类就业人员留岗保供,并给出优厚待遇,让他们在岗安心过年,劳有所得。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首次领到了春节红包。
中国春节消费市场的火热和稳健供应,引起海外媒体和研究机构的关注,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春节期间的消费增长说明中国经济表现强劲,投资中国是正确的选择。
品质化消费下沉,海外媒体赞叹中国经济韧性
今年春节期间,线上化和即时性消费趋势从一线城市扩展至县域乡镇。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勤丰镇为例,全镇开通线上外卖的商家占商家总量的80%,一多半商家在春节期间不打烊,外卖订单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00%。观一隅而知全国,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县域地方菜、火锅、奶茶咖啡消费活跃,相关品类外卖、团购量同比实现两倍以上增长。
这些消费新热点和新趋势的背后,是当下供给侧结构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我国县域人口众多,常住人口占全国的一半左右,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40%。一位行业人士表示,随着越来越多连锁品牌进入下沉市场,数字化和即时化消费模式开始普及,县域消费者得以实现跟一线城市居民同样的消费品质,本地供给、本地消费、本地配送、本地就业的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中国品质化消费市场潜力的加速释放,也在吸引着全球商家投资中国。
智利车厘子九成出口到中国,与法国乳酪和葡萄酒等,同是国内各大电商、即时零售平台上的紧俏年货。智利央行(BC)最新报告显示,春节前夕,智利车厘子出口额创纪录,同比名义增长55%,延续了近10年来稳步增长的积极态势。
智利《国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是智利主要贸易伙伴,也是智利车厘子主要出口市场。每年春节期间,中国消费者都会选购并食用进口车厘子,并将其作为送礼首选。
感受到中国春节消费活力和中国经济韧性的海外媒体,纷纷点赞,感叹中国各项消费政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消费补贴政策,多个行业因此受益,利好开年经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春节”申遗成功,将为中国春节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提升创造更多可能性。另有外媒引用国际学者的分析认为,春运带来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将是拉动中国内需的契机。
新就业群体首次领到春节红包 权益保障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发展,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约家政等新就业群体总量已经达到8400万人。
作为第三产业从业者,相当一部分新就业人群需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保障社会稳定运行。为此,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联合,积极推出“春节留岗保供行动”,鼓励“阿姨”和“小哥”留岗,不仅从经济上充分认可新就业人群的劳动价值,而且给予应有的身份尊重,有利于强化他们的城市归属感。
北京、上海、南京等新就业人群集中的城市,由社会工作部、工会、民政、街道等机构部门联合代表性企业,为留岗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家政等服务人员送新春关怀。美团作为新就业人群密集的代表性企业,今年春节期间的留岗举措愈加丰富和完善。除积极参与政府机构倡导的行动外,还延续往年举措,组织数千场骑手春节联欢会、筹办数百场年夜饭、赠送新春礼包、提供春节配送补贴等,保障骑手劳有所得、感受职业关怀。另外,在相关部门指导下,美团大年初一为骑手发放拜年红包,金额从几十到数百,覆盖数百万人次,同时推出最高万元的骑手抽奖活动。
有老骑手表示,春节补贴外加拜年红包,十多天下来可增收一万多元;家政服务春节短期工,工资比平时高出30%;有的快递站点留岗率达到80%,快递小哥有春节特殊激励、大礼包、暖饮暖食等,还有返程车票的奖励。
“新就业群体人数多、流动性高,不少骑手都是兼职,因此,从技术、规则公平等角度看,向数百万骑手发放红包都是难度很大的一次尝试,如此规模的平台关怀活动,在新就业形态相关行业甚至是众多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也是首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孟泉表示,该行动可以向新就业群体传递积极信号和稳定预期,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把送外卖当作主要职业、有一定资历的骑手,让他们感受到职业关怀,有助于增进骑手队伍的职业认同,同时也引导社会给予骑手乃至新就业群体更多关爱和尊重。
“非遗版”春节吸引343万人次外国游客入境打卡
今年,中国“非遗版”春节首次亮相,便在海外出圈。写春联、逛庙会、看花灯、学扎染等,各地传统春节民俗表演现场,总会时不时出现几个外国面孔。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中国共接待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游客逾343万人次,同比增长6.2%。除夕当天,银联/网联共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76%,交易金额增长94%。“China Travel”成为今年春节期间海外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一些国外博主在中国旅游的vlog视频播放量最高可达数千万次。
整体来看,中国春节入境旅游市场的活跃,得益于2024年入境签证便利化、免签范围扩大等一系列利好政策。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近日表示,中国目前推出了110余项便利人员往来措施、对38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未来,中国将持续优化入境政策,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这些入境新政策反映的是中国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是中国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采取的切实行动。
美国《纽约时报》等多家国际媒体点赞中国签证政策的系列更新,称这些创新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人员交流,并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对外影响力。
中金公司此前研报也曾表示,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且文化多元,外国游客入境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政策的持续放宽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入境游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