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发现 > 科技 >>  正文

儿童节,来听听“小孩哥”“小孩姐”的心声

发布时间:2024-06-01 12: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在这一天,除了给孩子们鼓掌、送上祝福和礼物,更需要看看他们有多强,多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外语满级”小学生当翻译,全英文指路、跟外国人谈生意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天真烂漫的外表下,现在的“小孩哥”“小孩姐”强得可怕!10后的这一代小朋友,已经展现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技能,比如外语水平就让不少大人都自叹不如。 

  前不久,有个外国友人在深圳突然肚子痛,语言还不通,找不到厕所。正在着急之际,一位路过的深圳“小孩姐”出现了!她不仅轻松为“歪果仁”指路,还顺带科普了一波“拉了吗”微信小程序,一解燃眉之“急”。 

  这种还只是路上偶遇的,要是给“小孩姐”一个机会,她不仅能很快跟“歪果仁”交朋友,没准还能帮大人谈生意。 

  去年4月,天津的一个“宝藏女孩”就凭借一段视频火了一阵。她的爸爸公司跟外国客商谈合作,还在上小学的“小孩姐”就当起了爸爸的翻译官。虽然这是第一次跟外国人交流,但她表现得自信大方,机场接机、入住酒店、餐厅就餐……全程中流利的英语让外国客商留下深刻印象,也让许多网友纷纷点赞。   

  中国的“满级小学生”,也火到了国外。 

  之前有一个非洲网友在中国拍摄的旅游视频,就记录了一个深圳“小孩哥”的故事。这位网友来深圳旅游,在地铁上认识了这位六年级的小朋友,他不仅全英文介绍了深圳的地铁交通系统,还将地铁直通大梅沙对交通带来的好处讲得头头是道。听说网友来自非洲国家加纳,他还主动谈起加纳的莫尔国家公园。 

  这段视频不仅登上各大平台热搜,还火遍了外网。 

  

  

  

  动手能力超强,发现问题立马想办法解决 

  现在很多10后小朋友,可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而是动手能力超强的实践派。 

  年龄5岁、“工龄”3年!当同龄人还在叫妈妈,深圳南头古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切菜、磨豆浆、缝荷包、煎饼等技能,泡果茶、做擂茶、烤红薯更是不在话下。 

  

  更厉害的是,他们会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比如深圳的三年级小学生任泊丞、张灏宇、杨林峰,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很多家庭不知道应该怎么分类处理垃圾,于是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发明了一款“智能垃圾桶”。在语音识别系统的帮助下,只要你说出垃圾的名字,相对应的垃圾桶就会自动打开。 

  “满级”小学生能做的还不只这些,甚至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他们也会“自己卷自己”。 

  比如深圳的这几个小学生觉得国际象棋电脑的对战模式不太智能,于是自己设计出对话小程序。 

  再比如杭州市文新小学的高欣云、卢逸两位小朋友,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语文听写作业,她们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开发了“智能伴我学”小程序。 

  这个小程序连接了可编程的开发板和智能语音模块,创造性地给出了“智能听写”的自我学习体验,在不需要家长陪伴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完成语文练习。她们的这个“智能伴我学”小程序,还在第二届微信创新实验室小程序全球编程创新挑战赛总决赛上摘得特等奖! 

  大人都头疼的问题,他们已经在悄悄解决了 

  除了解决自己的麻烦,很多小朋友还会积极想办法解决很多大人都很难解决的问题。 

  来自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的黄天敬泽小朋友,注意到姥姥经常忘记吃药,家里大人也经常会忘了提醒。为了帮助姥姥,他通过小程序教育平台,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智能服药小助手”小程序,可以到点提醒老人按时、按量吃药。 

  

  这么有创意、有行动的“小孩哥”,可是比不少大人都想得细致周到!不仅让家人暖心,也让教育学者也感到非常振奋。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组组长熊璋看到他的“智能服药小助手”小程序后这么夸赞:“在真实的环境中去解决真实的问题,才是最好的人工智能教育”。 

来自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的三位同学李泽霭、贾景辰、彭楷茏,注意到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校园霸凌现象。作为同龄人,他们觉得这些事情都跟自己有关,他们想帮助更多同学对校园霸凌勇敢说不。 

  在学校老师和有关企业的帮助下,他们开发了一个名为“校园暴力求助器”的微信小程序,让被伤害的同学们能够勇敢并迅速地发出“SOS”求救。 

  大人请别光鼓掌,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其实在儿童节这天,身为成年人不光要看到现在的孩子们有多强,更应该俯下身去,听听孩子们是怎么想的。视频号上的这位非常特殊的“小孩哥”——初三八班王南皓,就很值得许多大家去看看。 

  王南皓今年15岁,小县城普通家庭出身,但他的视频已经出现在北京海淀区顶级学校的家长会里,供所有家长观摩学习。他全网粉丝超百万,播放量过亿,已然成为全国百万家长的“教育导师”。   

  酷爱阅读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王南皓发现,大多数成年人根本不了解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于是他决定开一个视频账号,直接与家长们对话。 

  在视频中,他提出一个让很多家长都烦恼的问题:我的孩子为啥不爱学习? 

  作为孩子,他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孩子对学习的冷漠,往往源于他们缺乏足够的“玩乐”和见识,换句话说,就是见过的世界不够大,玩到的东西不够多。实质是不会玩,所以才不会学。 

  他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在哥哥带他出国玩之前,他一直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当他亲身体验到用英语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的乐趣自后,他突然领悟了学英语的真正意义,这立刻激发了他对语言学习的热情。 

  他还有很多教育观点,也让很多大人醍醐灌顶。比如,他觉得校园霸凌和家长的“无能”有关。他观察到,通常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家庭背景强硬的学生较少受到欺负,因为他们有强硬的后盾——老师的偏爱和家长的支持,二留守家庭的孩子、成绩一般且性格内向的孩子,就特别容易被锁定成“霸凌目标”。 

  王南皓还觉得,不应该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过早让孩子承担家务等责任,可能早早培养出来一个“廉价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世界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自我判断能力”,这比单纯教他们要吃苦、能吃苦要有用得多。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