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华为“有为青年开学第一课”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学者、作家戴建业教授为人大新生做了一场主题为【生命的激扬与民族的活力——李白与他的伙伴们】的演讲,通过古人的人文轶事,用年轻化、趣味化的语言给年轻人以启发,鼓励年轻人应该保持个性、追求热爱,用昂扬向上精神面貌提升整个社会的活力。在之后的圆桌论坛上,戴建业还与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子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明琨、人大学子展开了关于有为青年的讨论。
在主题演讲环节,戴建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白,不一样的盛唐,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直以来都具备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通过李白、杜甫、王昌龄、王之涣等诗人的诗句,可以看到盛唐诗人群体的精神风貌。透过李白的诗句更是看到了他那个体生命的激扬,同时展现出我们民族一直以来都不可或缺的那种昂扬向上的民族活力。
思绪拉回到当下,现在的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我们的民族活力就需要当代的年轻人去展现。正如戴建业在此前采访中说的那样,年轻人是社会的多巴胺,只有五彩缤纷的年轻人才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阳光灿烂。在多元化的年轻人群体,那些积极向上的个体将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主要力量;不束缚,不设限,保持个性,追求热爱的年轻人将会让我们这个时代更加的五彩斑斓,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
基于多元化年轻人群积极向上、保持个性、追求热爱的特点,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上戴建业与诸位嘉宾以及人大学子展开了关于有为青年的讨论。“有为”是当下年轻人的主旋律,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个性,不拘泥于形式,有着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探索过程中,当下的年轻人不再被外界的唯一标准左右,而是更趋向内心声音。
戴建业表示,如今的“有为”已经不同以往,“有为”从外在的社会评价,变为个人的情感认同;从他人眼中的羡慕,变为自己精神上的快乐;从顺从父母的期待,变为遵从个人的兴趣。只有忠实于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现在的“有为”不应该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佼佼者,而是为热爱而行动,为自我价值实现而努力的精神,是一种向内探索、向外生长的力量。朱子辉认为,“有为”应该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有韧劲、有力量,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们更应该让自己生命激昂起来;另外,就是还要有颜色、有温度,保持自己的个性并且能对最细小的事物投入热情。陈明琨则认为“有为”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以是对人类、对社会,也可以是对他人、对个人。只要是正向的、有价值的行动就可以称之为“有为”。年轻人只要心中有热爱,并且能在实际行动中发光发热,那么他就是“有为青年”。
如今的社会环境更加宽容,年轻人追逐自己热爱的道路也更加畅通,以华为智慧PC为代表的各种科技产品极大地方便了年轻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现场的邓好然同学就现身说法,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邓好然同学是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曾负责过多部影视作品进人大的现场摄影摄像工作。研一开学,他就送自己一套华为装备,华为智慧PC与华为平板、手机等设备协同带来了多屏协同、超级中转站、智慧搜索等等一系列的智慧体验和功能,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正因如此,邓好然同学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感知、去挖掘内心的声音,让自己对内探索的过程更加通达。华为智慧PC联接每一份热爱,是青年们向内探索,向外生长的重要助力。
在全场互动环节,面对现场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如何在这样短暂的青春中平衡好活出自己的有为和获得成就?”朱子辉表示,大学四年,同学们要能“入”也能“出”。能“入”,就是直面人生,在大学里直面大学的各种考核规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好学习;能“出”,超越大学专业的基础学习,去发掘自己内心的声音,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探索热爱奔赴热爱。
最后戴建业还给现场的同学留下了新学期寄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自己的专业一定要学好;保持自己的个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人相处,广交朋友;爱自己、爱别人,学会爱与被爱。
人生不是单一的轨道,而是广阔的高原,年轻人可以纵横驰骋,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向上。敢于追逐梦想,每一个为梦想而努力的年轻人都是有为青年。相比于脱颖而出的成果,勇于行动的过程也应是“有为”。年轻人应该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才能为社会带来更多可能。只要是为热爱而行动,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努力就是有为青年。有为青年自发光,人人皆可以有为。
活动过后,现场同学意犹未尽,后续还会有更多华为校园公开课走进学校,旨在汇聚专家智慧与经验,传递“因为热爱”的力量,打造大学生喜爱的课外讲堂。课程涵盖技术分享、兴趣发展、职场赋能等多个方向,知识分享结合场景体验,多维度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华为校园公开课将陆续走进全国200+高校,陪伴有为青年。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