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作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持续受到全人类的广泛关注。2月25日,复旦大学施郁教授做客抖音《高山科学经典》节目,通过为网友导读《爱因斯坦传》(《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介绍了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成就,以及最新史料下的大量生活细节。
施郁是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亦曾在巴伊兰大学、剑桥大学、科隆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以及得克萨斯大学工作。他的理论物理工作涉及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凝聚态物理和粒子物理。施郁还是一名物理学史家,对爱因斯坦、杨振宁等物理学家有专业研究。
施郁在导读中介绍,《爱因斯坦传》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艾萨克森,后者曾创作《乔布斯传》《基辛格传》《达芬奇传》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爱因斯坦传》创作于2006年爱因斯坦档案解密之后,结合了大量信件等资料,是一部面向一般读者的、可读性极强的爱因斯坦著作。
形容青少年时期的爱因斯坦时,施郁用了一个当下的热词——追光少年,只不过爱因斯坦追的是真正的“光”。他介绍,高中和大学时期的爱因斯坦就体现出好奇心、热情、不盲从、蔑视权威、孤持等特质,因此他并不受老师待见。他经历过转学和被迫去专利局工作。但也就是在专利局工作的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接连发布了5篇改变世界的论文,涉及光量子假说、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质能关系等领域。
一战期间的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将万有引力纳入了广义相对论框架之下,归结为: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而弯曲的时空也告诉物质如何运动。1919年,光线经过太阳时会弯曲被证实,爱因斯坦名声大噪,无论是科学界和民间,都获得了极高声誉。后来,爱因斯坦曾游历世界,并顺路访问过上海,后于1933年定居美国。
科学成就之外,该书还介绍了很多爱因斯坦相关历史细节。在节目的谈论环节,《爱因斯坦在中国》一书作者、南方科技大学社科中心教授胡大年,以及本期节目的嘉宾主持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共同探讨了书中的一些细节。
1922年,爱因斯坦在访问日本途经上海之前,曾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签约,准备访问北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成行。胡大年介绍,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北京地区直奉军阀战争原因;另一方面,北洋政府经济拮据,导致北大等多所大学面临经济危机;此外,演讲语言方面双方也存在误会;并且双方沟通不畅,爱因斯坦又突然要急于访问巴勒斯坦,以至于爱因斯坦最终并未成功访问北大。
在爱因斯坦日记中,有一些对当时中国不好的印象。施郁解释,相关内容只是写在私人日记中,并未对外公开。爱因斯坦的日记中充满了幽默,也有讽刺,“对所有的人都有讽刺,并不是局限于中国人”,所以谈不上种族歧视。
据了解,高山科学经典致力于邀请100位知名学者来做导读者、200位知名人士做嘉宾,共同解析科学名著,引领大众科学地阅读,增长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文化素养,让科学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节目于每周六晚20:00播出,网友可关注抖音账号@高山科学经典 观看回放及预约。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教授、专家学者,通过抖音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此前的《高山科学经典》节目中,就已有李永乐老师导读爱因斯坦的科学著作《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吴国盛教授导读爱因斯坦自选集《思想与见解》等书。《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1月到11月,抖音高校直播共21103场,较2021年全年增长46%。观看高校直播的抖音用户达9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