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中国青年网

发现

首页 >> 科技速递 >> 正文

当AI迈进金融业应用深水区,如何打通 “技术、场景、价值” 闭环?

发稿时间:2025-08-04 17: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金融领域的讨论焦点正从“AI能做什么”转向“AI如何创造价值”。

  正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 Shawn Cole 在会上所言,AI有望进一步降低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在扩展产品供给以及改善消费者和公司金融决策方面潜力巨大。但必须通过严格实验验证实效,金融机构应建立伦理审查机制,采用 “测试 - 验证 - 推广” 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实现降本增效与服务普惠的双重目标。

  伴随着讨论焦点的变化,行业面临的共性挑战也浮出水面:如何推动AI技术真正融入日常业务、实现价值转化?如何弥合技术与业务的鸿沟,提升AI投入的产出效率?面对这些难题,金融壹账通这类孵化自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公司正积极探索实践,书写着自己的破局答案。

  向“AI”而行:一脉相承的战略选择

  在“AI”的“牌桌”之上,不乏追逐者。但若想长期立于桌上,真正给行业带来价值,靠的是长期深耕、厚积而成的坚实底座、硬核筹码。

  具体到金融行业,中国平安十余年前便已开始相关布局。多年来,中国平安持续推动前沿技术探索,不断深化AI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如今以九大数据库为数据基础,五大实验室为技术支撑,三大科技公司服务科技开发与应用,打造“953”科技底座,构建AI“护城河”。作为平安唯一对外金融科技输出窗口,向“AI”而行成为金融壹账通一脉相承的战略选择与突破方向。

  依托平安逾30年的金融科技研发能力及成果,金融壹账通基于AI、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持续构建和强化数字化银行、数字化保险、AI数智平台等三大业务板块。针对金融机构日益多元化的业务场景需求,金融壹账通现如今已经搭建起包含智能营销、智能信贷、智能理赔、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催收、智能面审等在内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站在生成式AI爆发式发展的新时期,2025年,金融壹账通先后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体平台及支持开箱即用的“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前者接入DeepSeek、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采用“开源大模型+智能体平台”双引擎驱动模式,为银行业提供全场景AI解决方案;后者集成了算力、模型、工具链和应用场景,具备低投入、低门槛和私有化部署的优势,帮助金融机构快速实现大模型应用的落地。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金融壹账通创新推出基于智能体的金融RaaS服务新范式。金融壹账通首席架构师吴磊表示,该模式以“结果即服务”(Results as a Service, RaaS)为核心,将智能化场景重塑的经验,以低成本、高回报的方式赋能金融机构,其优势在于金融机构可以直接享受业务效果并按效果付费,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前期投入与技术沉没成本。

  吴磊称,智能体的价值不仅在于单点工具替代,而是通过任务分解、多智能体协作与工具调用,实现全流程的业务质效优化。以某城商行为例,通过“营销知识百宝箱”标准化话术与案例库,话术策略设计周期由1周以上缩至2天,内容响应率提升20%。而在催收业务中,智能体可自动生成个性化还款方案,串联从初始提醒到逾期催收的全过程,实现动态策略调整,催收效率提升近四倍,逾期30天内还款率从40%提高至70%。

  向“实”而新:需求驱动的创新方案

  随着AI发展的深入,金融科技公司在AI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开发上展现出更强的务实性。针对金融行业普遍面临的成本高企、效率低下、增长乏力等痛点,作为“懂金融”的金融科技平台,金融壹账通精准“把脉”,以AI为“数字良方”,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诊疗”方案。

  比如在客户服务场景,传统客服体系受制于人力成本攀升、培训周期长、服务标准化难等痛点,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为此,金融壹账通推出“小壹智能客服机器人”系统,基于大模型技术,依托自动问答与坐席辅助的双模块设计,助力金融机构缓解人工坐席压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保障服务的稳定性。

  在营销获客场景,中小银行因自动化水平偏低,普遍面临客群筛选难、营销编排弱、触客渠道单一等现实瓶颈。金融壹账通精准营销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可提供“客群圈选-营销编排-渠道流转-营销检视”全流程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有效助力银行提高营销精准度、深挖客户价值、提升商机转化率。

  然而,在赋能金融行业的同时,AI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也催生了新的风险。许多不法分子利用AI伪造身份信息、合成动态人脸、模拟声纹特征等,实施洗钱、转账等金融犯罪,金融安全风险正在加速攀升。为此,金融壹账通依托平安强大的AI算法能力和丰富的金融风控经验,推出智能视觉反欺诈产品,以精准的防御能力与完整的风控体系,助力金融机构防控欺诈风险。

  无论是在客户服务、精准营销等业务场景,还是反欺诈、风险预警等风控环节,金融壹账通始终紧扣一个“实”字,力求助力金融机构把成本降下去、把效率提上来、把风险拦在外,让科技在金融行业中见真章。

  向“质”而进:成效为本的价值赋能

  在向“AI”而行与向“实”而新背后,以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的高质量价值创造,才是金融科技企业追求的目标。

  当前,金融壹账通以需求为导向的全场景AI应用解决方案,正在实践中释放可感知、可量化的商业价值。这种商业价值一方面体现在提质增效上。比如其推出的客户陪伴机器人可提供包含智能咨询、业务办理、风控与合规支持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某商业银行应用后,上线初期便实现日均50万+流量,机器人问答服务占比91.52%,问题识别率98.54%,问题解决率92.64%,有效降低人工投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体现在商业增长上。其推出的“行员E营销”APP,聚焦银行零售业务客户经营、产品运营等核心场景,某股份制银行在引入后,AI销售占比在短期内突破60%;其推出的智能协呼机器人,在助力客户经理人均产能提升50%的同时,实现了营销转化率的翻倍增长。

  而在商业价值之外,金融壹账通基于AI技术的解决方案及能力,正在赋能金融机构打造个性化服务体系、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边界,有效触达新市民群体、三农人群等,让金融服务真正下沉到民生场景的毛细血管中。

  数字化信贷系统便是其践行社会价值的实践案例之一。该系统依托AI助手可辅助人工进行调查报告撰写、材料审核等,使用该系统后,金融机构报告自动化生成占比达80%、报告撰写质量提升70%,不仅有效提升尽调质量和效能,还精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助力 “金融活水”更快更好地流入实体经济。数据显示,在信贷领域,金融壹账通累计服务超过200万家中小企业,带动普惠贷款余额达32.93万亿元。

  此外,在“三农”领域,其通过“数据信用”模式替代传统抵押方式,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在跨境业务上,通过输出风控模型为民营企业出海提供安全盾,助推“全球普惠”战略的深化与落地。

  如今,AI对金融业的重塑才刚刚开始,这场变革道阻且长。无论是技术落地的挑战,还是商业模式的探索,亦或是伦理与安全的平衡,都需要在实践中持续优化、突破。未来,金融壹账通将继续与行业同行,以技术创新为引擎,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和普惠性贡献平安力量。

责任编辑: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