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更新是喜马拉雅上一位老年主播,今年65岁。生于1956年的他经历丰富,参过军,做过话剧演员,当过电视台栏目制片人,也做过播音员,是圈内知名的演播艺术家。他在喜马拉雅演播的《明朝那些事儿》被听友誉为这本书最经典、最地道的有声版本,播放量超过4.7亿,并以254万关注者成为喜马拉雅上粉丝数最多的老年主播。
在部队话剧团打下扎实的表演功底
王更新是天津人,1956年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是老八路参加过抗日战争,母亲是工人。家庭条件优越的他从小喜欢唱歌和朗诵,上学时经常被老师点名读范文。在那个电视娱乐还不普及的年代,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和评书,是他的一大爱好,那时经常听的评书艺术家袁阔成演播的《三国演义》,至今都让他留有深刻印象。从小性格活泼、热爱表演的王更新,那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演员,他也时常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登台表演,崭露头角,或领唱,或领诵。
1973年,读完初中的王更新面临着人生选择:是去读技校进工厂成为一名在当时令人羡慕的工人,还是参军成为一名文艺兵?王更新最终还是选择参军,以特招文艺兵的身份,进入原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在此之前,王更新虽然有过登台经验,但在专业表演上依然零基础。带着一腔喜爱表演的热情,他从练气练声开始一点点积累舞台基本功,再到学习如何分析剧本、人物、语言,搭建自己的表演体系,最终成为一名专业的话剧演员。
“选择参军也是觉得部队能锻炼人,在部队的话剧团,我的才能得到了充分锻炼,除了成为一名专业的话剧演员,我本身的一些爱好也得到提升,比如我快板也打得很好,相声也说的不错。”王更新说。
正是在部队话剧团的演员经历,激活了王更新身上的文艺细胞,一场场戏剧排练和演出,为他此后成为电视媒体人和有声书演播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此后,王更新在部队系统待了20多年,从军区到师部,从师部到武警部队,做过战士、演员、宣传干事。后来他虽然远离了话剧舞台,但却在声音的世界里找到了更大的舞台。
图:退休后的王更新
从话剧演员转型为电视台制片人
1994年,王更新从部队转业,进入河北电视台。就像曾经从一个专业表演零经验的少年,蜕变成一位表演经验丰富的话剧演员的过程一样,王更新凭借自己做过演员的声音和台词功底,逐渐积累,成为一名专业的电视媒体人。
在电视台工作期间,王更新先后担任过《寻常百姓》《社会视点》《国人笑谈》等多个栏目制片人,主持过《老王说事》《老王说法》《故事坊》《当家人》等节目。同时他还在河北电视台、河北电台的诸多大型专题节目、纪录片中担任主持人,并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各类奖项。
除了作为制片人和主持人,王更新在配音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王更新声音低沉浑厚、刚劲有力、充满磁性又饱饫感情,且富有个人特色和高辨识度,台内台外有不少重点节目或报奖节目,都会找王更新来配音。
王更新也以自己高水平的专业配音在当地圈内颇有名气,声音也为他在退休后打开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退休后成为喜马拉雅有声书主播
65岁的王更新不爱打牌不爱旅行,也因为年轻时腿部骨折过而导致现在行走不是很方便。退休之后王更新与爱人回到天津和儿子一起生活,现在每天大部分时间花在有声书的录制上,他现在是一名喜马拉雅有声书主播,账号ID为“王更新”。
图:王更新在录制有声书
说起退休后在喜马拉雅做主播的原因,王更新说道:“演播有声书让我感觉自己还有点用,即便退休了,我感觉自己的生活还有价值,特别是演播的书有人喜欢,被人认可,更何况有声书还是精神食粮。当然,我也希望优秀的文字作品能通过我的声音流传下去。”
现在,王更新每天有至少六小时用于有声书的录制,期间带带孩子、做做饭,过得忙碌而充实,听音乐成为他生活重要的调味剂。“我喜欢听交响乐,它能让我获得心灵的放松和宁静,又间接让我能快速进入到有声书的演播状态。”
退休后的王更新把自己的声音优势发挥到了极致。除了偶尔还会帮朋友配一些电视节目旁白,他更多的时间花在喜马拉雅的有声书录制上。王更新在喜马拉雅演播的《明朝那些事儿》被听友誉为这本书最经典、最地道的有声版本,播放量超过4.7亿,不少听友在他节目下留言“听过很多版本,还是王老师的版本最喜欢”。
当初演播《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王更新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出来时,作者用轻松风趣又接地气的语言讲述明朝严肃的真实历史,这种写法让王更新觉得别具一格。王更新在后来对这本书的播讲演绎中,时刻被作者的文笔气势带入,他也在播讲中投入了的巨大感情,同时在演播形式上,也一改传统评书的播讲方式,而以真情实意讲故事的方式切入呈现有声版《明朝那些事儿》。
包括《明朝那些事儿》在内,王更新在喜马拉雅已演播录制完成六本有声书,其中《锦衣春秋》播放量超过3800万,另有两本书《大唐第一闲人》和《红楼密码》正在持续更新中,王更新演播作品在喜马拉雅总播放量已超5.3亿。在众多听友的喜爱之下,王更新也以254万关注者成为喜马拉雅上粉丝量最多的老年主播,通过平台他也获得了相应的收益。
“传统电视或电台主持人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临场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声书主播则是声音的演绎艺术,更像是演员,通过声音、语调、气息、情绪去表现作品。演播前要将作品吃透,理解每一句人物台词背后的依据。”提到从传统电视台媒体人向有声书主播的转变时,王更新说。
通过在喜马拉雅做有声主播的多年积累,王更新也在退休之后,再次完成从电视媒体人到演播艺术家的身份转型。
“不敢说老有所成,至少是老有所乐!”这是王更新对自己退休后做喜马拉雅主播所取得成就的简明扼要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