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科技 >>  正文

从看到演,演剧让戏剧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发稿时间:2019-04-29 12:43:00 来源: 北国网 中国青年网

  但凡好的戏剧、影视作品,总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多多少少,你都幻想过,可以穿越进入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小说中,成为其中一个角色,和剧中人物亲密互动,主导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许是进入最近大火的《知否》中,像明兰一样狠狠教训康家姨母;或许是穿越到《甄嬛传》、《延禧攻略》中,像嬛嬛、璎珞一样,与众妃子们一争高下;或许是进入武侠江湖,一悲一喜一枉然,一草一木一红颜......

  最近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机会,让你进入戏中世界,成为其中一个角色,不但可以换上全套戏服,还能和众多真实的戏中人物搭戏互动,再加上精彩剧情、极致沉浸的空间,简直如同穿越一般。

  这是一种近年来刚开始流行的全新戏剧种类——演剧。这个概念最早由北京的创作团队INX戏精学院提出,也是他们最早开始了演剧的研究与创作。他们提出,演剧是一种更加极致的互动式戏剧表演形式,演剧会把观众从看戏状态拉入戏中,观众不是在看剧,而是成为剧中人,与剧中人物距离互动,参与剧情、主导剧情,一定程度上左右故事结局与人物命运。

  演剧究竟是什么

  理论上说,演剧是一种让观众拥有角色、参演且推动剧情发展的一种互动式戏剧。它和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一样,是戏剧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演剧没有舞台,而是通过实景搭建,把整个剧场还原成与剧情相符的片场,或亭台楼阁、或市井街巷。比如INX戏精学院的宫系列演剧场,参照故宫布置了各种妃嫔、阿哥房间,搭建了后花园,还有摆满刑具的宗人府。甚至在宫墙之外,还有一条烟花市井的街巷,街边当铺药房、客栈戏楼应有尽有。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观众们在戏中世界任意穿行。

  

  演剧剧场大小通常在200——1500平米,根据剧目划分为3-4个不同的演剧厅,也有把整个剧场做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场景。不过演剧场可容纳的观众人数也很有限,为了极致的代入感和沉浸体验 通常每个剧目可容纳的观众人数仅仅在4-50人。

  既然舞台没有了,演剧也就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看”客,剧场内当然也不会有观众席。演剧把很多角色赋予观众,让观众如同穿越一样,进入到故事剧情中。虽然观众会拿到角色剧本,但与拍戏不同的是,既没有台词也没有分镜,只有简单的人物背景故事,和此行的目的。

  

  观众不需要演给谁看,而是做自己,你觉得这个人物该说什么、做什么,就去说、去做。

  观众不需要任何表演功底,通过简单的人物介绍、与演员互动,以及角色扮演游戏式的任务机制,就能了解剧情、推动剧情发展,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结局。观众们进入戏中世界后,只要相信自己是那个角色,一切表现皆为合理。

  参加一场演剧的门槛,比想象的要亲民,至少比欣赏话剧、音乐剧的“负担”要低的多。就和看一场电影、唱一次KTV、听一场线下脱口秀一样容易。

  演剧演员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不再是自顾自的演剧情,而是在演“人”。他们要做的是带给观众真实的入戏体验,并帮助观众入戏。在与观众零距离的互动中,不仅仅要拥有表演功底,保持自己的每一句台词、举手投足都符合人物设定,更需要即兴互动和即时反映能力。观众可能会说各种话,提出各种要求,演剧演员必须完全沉浸其中,以剧中人物的口吻自如的应答。最后,他们还需要进行控场,保证在既定时间内,观众可以顺利进行到故事的结局。

  演剧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演剧这个词并不是新创出来的,最早只是泛指各种类型的影视剧和戏剧。随着各类剧种的细分,演剧也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国内第一批演剧剧场,INX戏精学院的创始人朱子龙表示:“之所以提出演剧这个概念,也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很新颖,此前一直没有人定义过我们在做的事,在面向大众解释的时候,往往要说上一大堆诸如角色扮演、真人实景、演员互动、共创剧情、即兴表演等描述词,于是我们想说应该定义一个概念,来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INX戏精学院,了解这种艺术形式。”

  很多人知道INX戏精学院和演剧,大多是从朋友圈的“穿越”照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拍古风写真,其实是观众的戏服太“逼真”。根据INX戏精学院总导演刘喆介绍,每个观众的服装和他们要扮演的角色是对应的,服装本身也比较考究,很多会借鉴影视剧中的造型。比如清朝的宫廷戏,多会参考《甄嬛传》、《那年花开月正圆》、《步步惊心》等影视剧。

  

  演剧的呈现,和拍电影一样,是一项立体的工程。这要涉及到剧场、剧本、演员、服化道等多个方面。而最核心的就是剧本创作。

  “要说创作上的不同,影视剧使用上帝视角创作,观众可以看到导演要表达的全部东西。而演剧则是主角视角,他们什么时候、让什么人、看什么样的戏,都要编排好。不然的话可能我们的观众,一场下来很多东西都没有看到过。影视剧你始终在看别人的人生,而演剧会加入许多自己的亲身感受。”刘喆带领的创作团队,不仅仅需要进行剧本创作,对剧场的设计,不同阶段的声光电配合,都要需要有立体的考虑。

  演剧剧本的创作,和一般的影视剧剧本、话剧剧本创作也有非常的大的区别。演剧剧本要留给观众和演员很大的发挥空间,不能通过剧本把人物和故事锁死。门桥是INX戏精学院的演剧创作人,她认为,“影视剧剧本可以直接提前预知观众的喜怒哀乐,通过故事编制,编剧说什么就是什么。但在演剧剧本里,观众的情绪是未知的,需要突破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传递情绪。另外,

  演剧虽然受制于物理空间,但观众探索戏中世界的方式应该是高度自由的。”

  由门桥创作的《皇都·沁血玉》,就是INX戏精学院推出的一个高自由度演剧作品。

  

  《皇都·沁血玉》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年间一个烟花市井之地——卧龙坊。在听闻卧龙坊藏有一块价值连城的奇玉后,一行江湖人士(由观众扮演)混入城中,一场明争暗斗的夺玉之旅就此展开。观众可以选择成为富甲一方的酒肆掌柜,也可以扮做进京赶考的书生,或是穿上道袍、手持器具,当一个神秘的算命道人,更甚至客串一把青楼头牌(不限男女)。

  为了逼真的呈现出清朝年间的烟花市井之地,INX戏精学院在300平米的空间内,搭建了酒肆、当铺、监牢、戏楼、药铺,甚至还有青楼(当然不会有你想象的那种桥段)。场景中,会有当铺朝奉、大夫、侍卫、乞丐以及老鸨等鲜活的人物角色(由演剧演员扮演),与观众角色互动,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推进故事发展。

  

  而高自由度则提现在观众与演员的互动之中。比如在夜间宵禁时分被侍卫抓到,就会被押入监牢,而想要逃出升天,观众可以央求、贿赂、欺骗、收买,甚至于卖萌博同情,表演才艺做交换,只要入戏,可以说百无禁忌。而观众不同的做法,也造就了一场演剧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甚至于结局的专属性。

  只是凭借场景、演员和自由度,还做不到演剧需要的极致沉浸感,要增强代入感,就要从细节上多做考究,把戏做足。比如古代青楼并非大家所想的灯红酒绿之地,才华横溢是进青楼的首要门槛。客人想见青楼女子,首先要旗楼赛诗,把自己的原创诗写在白墙之上,文采过关方能入内。因此《皇都·沁血玉》中的青楼场景中,墙壁上也提满了各种诗词歌赋,观众想要进入青楼,也需与老鸨互动,表露自己的文采。

  演剧不同于沉浸式戏剧,但可能更沉浸

  在演剧之前,已经掀起过一股沉浸风热潮,其中最为戏剧迷所追捧的,要数火遍全球的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了。上海版《Sleep No More》以30年代的上海为大背景,以一个五层的酒店为载体,设置90余间房间,每打开一个房间,都是一个不同的剧情设置。观众根据演员的表演动向,来回穿梭在各个房间里。在《Sleep No More》里,观众戴上白面具,成为看不见的"幽灵",可以无限靠近演员,观众任意跟随着不同演员,观看不同分支剧情,甚至在表演过程中,偶尔会被演员带走,近距离观看一段独一无二的独角戏。

  同样是造梦和沉浸体验,演剧显然要比大多数“沉浸式”还要沉浸。沉浸式戏剧也好,近年来的近景即兴喜剧也好,还是无数打着沉浸式幌子的展览也好,本质上还是以观看为主,互动作为点缀。优秀一点的沉浸式戏剧作品,如《Sleep No More》会通过精致的造景、巧妙的剧本和渲染,把观看体验做到最佳。原理和3D、IMAX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了观影体验是一样的。但观众,仍然无法作为剧中的主角存在,演员角色不会和他产生紧密的互动,观众更无法左右故事剧情。

  

  演剧和《极限挑战》、《明星大侦探》等角色扮演真人秀,也有一定的相似度,只不过把主角从明星换成了普通人,过程也不再是为了镜头拍摄而设计,更强调体验者自己的真实感受。观众也不需要像明星一样强行表现自己,来达到让节目更出彩的效果。

  《明星大侦探》的热播,还间接带火了另外一个沉寂多年的小众市场,那就是密室逃脱和剧本推理馆,目前也确实出现了大量带有真人演员辅助,提升玩家在逃脱中代入感的真人实景密室。在造景思路上,演剧和密室逃脱不谋而合,只是密室逃脱强调的是精妙的机关和谜题,是昏暗的神秘感,是游戏通关的胜利快感,且大多数密室逃脱仍然在追求通过恐怖、烧脑来刺激玩家的神经。演剧更偏重剧情、带入感和互动体验。“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能把这两种产品分得清楚,包括我们自己,但INX戏精学院在诞生之初,我们就清楚地知道,我们不是密室”,朱子龙笃定的表示。

  

  说到密室游戏,爱玩电子游戏人也会觉得在哪见过演剧,突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真人版的角色扮演游戏吗,只不过一个是通过技术手段虚拟出来来的,一个是真实可触的;一个是电子游戏中的NPC(电子游戏中不受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一般作用是给玩家发放任务,有机械式固定的台词),一个是拥有真情实感的演员。看似表现形式上,确实演剧和游戏只存在于虚拟和真实的差别,但本质上两者仍是两种艺术形态的差别,起码NPC没办法像真人演员一样,和你畅快的进行无障碍对话。哪怕有一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已经无比强大了, 但我们仍然要看话剧、要打篮球要去健身房、要和“活人”侃大山,是一个道理。

  让观众去演主角的戏精生意,市场情况如何?

  不可否认,虽然演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拥有巨大的潜力,并受到年轻人的热爱和追捧。但演剧仍然像所有的戏剧种类一样小众,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而且作为一个新类目,演剧的市场受众很可能和话剧一样少。好在演剧形式新颖,让观众成为戏的核心,亲自去体验一出戏,而不是跟着剧本套路走,这看似很不可思议,却符合了当下年轻人的“你的地盘我做主”的性格特征。演剧的“戏精”特质,完美契合了95后、00后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娱乐精神,抖音、直播等产品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只要给小年轻们一个窗口,他们就会释放自己的drama之魂。只要抓住年轻人,也就抓住了未来。

  再者,如今的艺术创业者早已不像老艺术家那般缺乏商业嗅觉。演剧独特的深度体验形式,未来也可以应用到教育亲子、演绎培训、商业地产、精品旅游等各个领域,这才是演剧更有市场想象力的方向。正如INX戏精学院朱子龙透露,和影视基地、文创小镇的合作,已经展开。

  有人说演剧是现实版的《私人订制》,可以体验各种年代的生活;有人说演剧只不过是一出自导自演的戏,成人版的过家家,释放一下内心的表演欲罢了;也有人把演剧当成一场真人角色扮演游戏,只是“玩玩”而已。无论如何,演剧是一种逆互联网诞生的创新产品,它也许不能承担起把年轻人的注意力,从手机牢笼中拉回来,但多一种让人面对面的娱乐方式,总归是好的。

  95年出生的“谭大小姐”,是INX戏精学院的老观众了,她通刷过所有的剧目,且经常带不同的朋友们来体验《皇都·沁血玉》。“和年二掌柜(演员角色)喝酒,和门大夫(演员角色)斗嘴赌钱,虽然自己在演绿珠(青楼头牌),但是比平时扮演自己还要放的开。那句话怎么说的,如果不给生活加点戏,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免责声明:中国青年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