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科技 >>  正文

城市大脑和那些追随者们

发稿时间:2019-04-12 16:42:31 来源: 北国网 中国青年网

  工地扬尘、裸露地面苫盖、渣土运输车管理,这些过去更多依靠人工筛查的环境污染问题,现在能够通过“城市大脑”自动感知,并且将实现从多部门多头处置到一网通办的提升,从今年三月份试运行20多天以来,北京通州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已经发现上述环境问题1600余起,环境治理效果显然。这也标志着阿里云城市大脑从交通领域深拓到数字政府精细化管理。

  

  2016年4月,阿里云首创城市大脑。三年来,城市大脑在杭州、衢州、苏州、澳门、吉隆坡等境内外十几个城市落地。之后,华为、腾讯、百度、京东等巨头也纷纷瞄准了这个市场,各式各样的智慧城市遍地开花。但从各地媒体报道内容来看,唯有阿里云的城市大脑开疆拓土,硕果累累。

  2016年10月,杭州率先落地大脑,据当地媒体报道,在杭州萧山区的部分路段的初步试验中,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第二年杭州城市大脑2.0正式发布,在这一年杭州城市大脑管辖范围扩大了28倍,总计420平方公里,相当于65个西湖。接管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救护车抵达现场时间减少一半。

  专业人士分析,如果要通过新增拓宽道路、新建停车场等传统做法来实现同样的效果,可能要为此花费数百亿元、上千亿元。目前随着杭州城市大脑是走在最前沿的,已经完成3.0版本的更新,三年间杭州的城市建设颇多成果:在高德交通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年度报告》中,杭州从之前全国百城拥堵指数排名的前5位,在2018年第二季度下降至57位;在国际著名研究机构IDC公布的IDC公布2018年度亚太区智慧城市大奖,杭州城市大脑荣获交通组大奖;而在近日,杭州入选中国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

  基于在杭州的成功,阿里云城市大脑迅速在国内多处落地,并在2018年1月城市大脑走出国门,落地马拉西亚首都吉隆坡,引入救护车优先调度功能,测试显示到达时间可缩短48.9%。

  2019年元宵节当天,阿里云ET城市大脑实现对衢州当地热门灯会区域周边交通,全程无人工干预“自主调度”,提升了活动现场40%的通行效率。这项“本领”未来也将广泛应用于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的交通疏导调度。

  科技媒体雷锋网就撰文分析:“城市大脑的落地是国内国外齐发力,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同时布局。我们注意到,1.0版本到2.0版本用了整整一年,而2.0版本到3.0版本只花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 ”

  

  除了不断探索、创新突破,城市大脑的核心优势仍在于利用数据智能,融通原来各部门相互隔离的城市,就能让城市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这个核心能力已经被沉淀被迅速大规模推广,如为救护车规划开辟绿波带的应急响应从杭州复刻到吉隆坡,而为公交专门开辟动态绿波的能力则从杭州移植到苏州、衢州等城市。

  在近日举办的2019年第一届中国(上海)城市大脑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中科院、IEEE 院等数十位学术界权威,就对阿里云城市大脑作为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可被大规模复制推广的产业化模式做出肯定。

  

  有行业人士指出,城市大脑的可复制性是很多以卖智能硬件为目的的厂商们们无法做到的,他们提供一些免费的配套软件交由客户,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这些软件与真正的数据智能相差甚远,而且每一次落地就意味着当地政府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安装新的硬件,往本来就已经积压严重的数据库里生产更多数据垃圾,长期以来只会让加重数据僵化做不到真正的智能。而对于城市来说,挑选大脑是否真正智能,决定了千百万计市民的未来是否幸福。

  未来全球每一座城市都会需要城市大脑,更好的去提升和改善城市的环境、医疗、教育水平,让人民的生活更幸福,这一点已成为共识,而这一次以阿里云ET城市大脑代表的中国科技这一次走到最前沿,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Mohamad Sawan教授对阿里云城市大脑就指出:“在我的家乡蒙特利尔包括很多国外的城市,虽然也有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应用,但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城市大脑系统应用,这一点中国走在了前面。”

  (免责声明:中国青年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