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青年参考 >>  正文

变化正在发生:特朗普上任后的美国初观察

发稿时间:2025-02-20 08:2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2月9日,美国新奥尔良,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签署宣言,宣布2月9日为“美国湾日”。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作者 欧 歌

  2024年的美国大选在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结果不仅将重塑美国本身,也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借着在美国访学的机会,笔者亲历了这场关键时期的选举,并直接感受到了特朗普第二次执政后美国政治和社会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

  驱逐非法移民来势汹汹

  驱逐非法移民是特朗普竞选时的重要承诺之一。1月20日,也就是特朗普就职的当天,他便宣布在美国南部边境地区实施“国家紧急状态”,以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紧接着,在1月22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迅速履行了他的竞选诺言,他指示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和国务院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立即驱逐、遣返并清除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随后,全美范围内针对非法移民的逮捕行动逐步展开,尤其是在像芝加哥、洛杉矶这样非法移民集中的大城市。

  我所在的丹佛市,作为一个传统的“庇护城市”,同样是非法移民的聚集地。特朗普发布驱逐非法移民的命令之后,丹佛也开始逐步执行逮捕行动,特别是在非法移民众多的奥罗拉地区,几乎每天都有关于逮捕的新闻报道。2月初的一个周末,我正好陪朋友去奥罗拉机动车管理局办事,在路上看到了多辆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的车辆,这对非法移民群体无疑是巨大的威慑。

  2月5日,美国丹佛,联邦执法人员进行移民执法行动。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街头的非法移民数量明显减少。以前每次经过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总会有一些非法移民利用车辆等待红灯的机会,不请自来地提供擦车服务并索要小费,如果不给,他们甚至会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现在,这些曾经常见的“擦车工”已不见踪影,这不仅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也增强了市民的安全感。

  然而,驱逐非法移民也导致某些行业出现了“用工荒”。许多非法移民在美国从事餐饮服务、建筑装修、农业种植及物流搬运等劳动强度高且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这些工人通常愿意接受较低的薪资,不要求雇主提供医疗保险等福利,因此长期以来深受欢迎。特朗普政府严厉打击非法移民,一方面导致大量非法移民被捕,或因恐惧而不敢外出工作;另一方面也让雇主不敢再雇用非法移民(一旦被发现,雇主将受到严厉处罚)。这种双重压力造成了相关行业的劳动力缺口。例如,一位在丹佛经营家具生意的华人朋友最近向我诉苦说,他原先雇了20多名搬运工,其中不少是非法移民。由于近期对非法移民的“严打”,这些工人已有大半离职,他短期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者,加上替换成本高昂,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

  大刀阔斧式改革阻力不小

  特朗普重新执政后的首要任务是推动美国国内经济改革。总体来看,特朗普在推行改革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但他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减税是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他在竞选期间就承诺要“施行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减税措施”。他不仅计划延长2017年签署的《减税与就业法案》,还提议对家庭和企业实施一系列额外的减税措施,如延长甚至永久化个人所得税减税期限,并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1%降至15%。此外,特朗普还提出取消对小费、加班费和社会保障福利的征税。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加企业和家庭收入,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得到了大多数美国民众的支持,这是他赢得选举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大规模减税计划遭到许多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质疑。他们担心,大规模减税将进一步推高联邦财政赤字,增加金融市场风险。就此,特朗普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开源节流”。“开源”的主要方式是对外国商品加征关税。特朗普相信,关税与减税是一组绝妙的政策组合:通过对外征收关税来支持国内的减税政策,可以实现预算平衡。他还提议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对外征收关税的“对外税务局”,旨在“复兴”美国。不过,经济专家普遍认为,关税措施无法弥补因大规模减税导致的财政收入缺口。更重要的是,关税最终是由美国进口商承担的,这些额外成本会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尤为严重。

  2月5日,美国华盛顿,示威者抗议白宫授权马斯克“查封”美国国际开发署。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特朗普政府的“节流”主要依靠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包括取消新能源消费补贴、停止学生贷款减免、精简政府部门及裁员、减少对外援助和国际支出等。这些“节流”措施能否完全执行,仍存在疑问。例如,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削减政府规模来节省开支并提高效率,但面临巨大阻力。美国联邦机构的臃肿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各种弊端积重难返,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任何试图削减其预算或人员的尝试都可能引发强烈反弹。

  在特朗普的支持下,“政府效率部”掌门人马斯克采取了强硬手段进行改革,把华盛顿搅得天翻地覆。2月4日,数百名受影响的政府雇员聚集在财政部大楼外,手持“效率部不合法”的标语,抗议马斯克的做法“正在侵蚀美国民主”。丹佛大学美国政治中心主任塞斯·马斯凯特教授更是直言,马斯克领导的行动“百分之百是一场政变”。

  外交接连“暴走”引担忧

  对内推行大刀阔斧式改革的同时,特朗普在外交领域也接连“暴走”。除了继续使用关税手段和退出国际组织,2.0版本的特朗普外交政策更加激进。例如,特朗普宣称“加拿大应该成为美国的一个州,美国要用经济力量实现这一目标”,并威胁说“不排除使用武力来控制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甚至提议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以及提出美国应“接管”加沙地带等。这些极具扩张性的言论不禁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门罗主义。

  特朗普的外交“暴走”不仅受到了美国传统外交政策精英的批评,也让青年学生忧虑不已。本学期,我在丹佛大学旁听了《中国外交》课程,学生们不仅深入探讨了中国外交政策,还热烈讨论了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总体来看,学习外交专业的美国青年学生普遍表达了对特朗普治下美国外交政策的深切忧虑。他们认为,尽管特朗普的一些外交决策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长远来看,这却是以牺牲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努力建立起来的国家形象和国际信誉为代价的,从战略角度看是短视的行为。一位立志毕业后进入美国国务院工作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表示,“他(特朗普)正在摧毁美国的软实力,美国正走向一种帝国主义式的外交。”

  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虽已远去,但它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实施的一系列内外政策变化正在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活在美国的每一个人,也或多或少地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预计在未来4年乃至更长时间里,这种变化和影响将持续存在。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

原标题:变化正在发生:特朗普上任后的美国初观察
责任编辑:郭文静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