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青年参考 >>  正文

共同面对疫情,中国留学生发起“口罩挑战”

发稿时间:2020-04-15 15:1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4月12日,在美国纽约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前,一名男子戴着兔耳帽、防护镜、口罩和手套。新冠疫情改变了西方人的“口罩观”。图片来源 新华社

  ▋本报见习记者 袁 野

  直到几周前,巴黎街头还只能看到亚洲游客戴口罩。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报道称,尽管新冠病毒当时已开始席卷欧洲,口罩还是引起了当地人的困惑、怀疑,乃至敌意。

  为控制疫情而举国“封锁”后,法国政府发言人茜贝特·恩迪亚耶表示,人们对口罩不熟悉,如果戴错了可能会“适得其反”。4月9日上午,被问及她和孩子是否戴口罩时,恩迪亚耶说:“哦,没有,根本不戴。”

  法国《费加罗报》指出,想让人们戴上口罩,除了要克服后勤方面的大挑战,还要战胜根深蒂固的文化阻力。

  “在我们的生活里,口罩是陌生的东西。”奥地利总理库尔茨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支持广泛戴口罩,同时,他表示自己不会戴。

  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唐佩弦决定参加“口罩挑战”。她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口罩挑战”活动,呼吁留学生们不但自己戴口罩,还要尽力动员身边的人尤其是当地居民戴口罩。“口罩挑战”脱胎于此前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冰桶挑战”,参加者可以在脸书等社交媒体上写出自己的经历,并加上“口罩挑战”的标签。

  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读书的天津小伙儿邓慧晶对《青年参考》记者说,他的一个朋友参与了“口罩挑战”。在美国疫情最严重 的地区纽约城 ,这位朋友戴着口罩,手举标语:“我没病,我戴口罩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

  “美国人觉得,只有病人才戴口罩。”邓慧晶说,“所以他们坚持不戴。”

  发起“口罩挑战”,就是为了让人们在疫情期间改变这种看法。网友“艾瑞斯·刘”在脸书上解释称,自己参加“口罩挑战”,也是为了呼吁人们停止将病毒与任何人、任何族裔和文化挂钩,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两个朋友告诉我,有些美国学生问他们,‘你是病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戴口罩?’这是带有种族主义的冒犯。他们的潜台词是,有中国人把病毒带进校园了。”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崔昊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歧视,但针对华人的歧视在新闻里确实存在。”

  崔昊认为,这是缺乏沟通导致的。“西方和中国在很多方面存在认知差异,口罩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他说,“如果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积极与当地人沟通,未来这样因为误解产生的歧视就会减少。”

  邓慧晶在波士顿这样的“学生城”,“情况似乎还好”。“大学里的美国人对我们都很友好,也会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们知道中国面对新冠病毒战斗得最早、非常勇敢,中国现在所做的,给全世界做出了示范。”他说。

原标题:共同面对疫情,中国留学生发起“口罩挑战”
责任编辑:工蚁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