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编译 胡文利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有“法国奥斯卡奖”之称的凯撒奖第45届颁奖典礼于当地时间2月28日晚举行,法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我控诉》获得最佳导演奖等3项大奖。
由于担心自身安全,深陷性侵丑闻的波兰斯基没有出席典礼。他获奖的消息宣布后,参赛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主演、法国女演员阿黛拉·哈内尔愤然离席。她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自己13岁时被一名导演性侵。“可耻!”她怒骂着走出颁奖大厅,该片导演瑟琳·席安玛紧随其后。典礼主持人、演员弗洛朗丝·福雷斯蒂在波兰斯基获奖的消息宣布后再也没有返回颁奖大厅。随后,她在社交网站“Instagram”上发了一张黑色图片,上面写着:“恶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一些场外示威者手持“强奸犯不配得到凯撒奖”的标语,打算硬闯会场。为维持秩序,警察不得不向人群喷洒胡椒喷雾。
外界早已对波兰斯基入围表示不满。法国两性平等部长玛琳·斯齐亚帕曾表示,“想让整个颁奖厅的人站起来为一个被多次指控强奸的男人鼓掌,那是不可能的”。如潮的反对声中,凯撒奖董事会成员不得不全体辞职。但凯撒奖评委会坚称,给作品颁奖“不应基于道德立场”。
波兰斯基去年12月接受法国《巴黎竞赛画报》采访时表示,他一直努力与外界的是是非非保持距离。“多年来,人们总是把我塑造成怪物。我已习惯了污名,脸皮越来越厚。”
据英国《卫报》报道,波兰斯基承认他在1977年强奸了一名13岁的女孩。等待宣判期间,他从美国逃往法国。由于他拥有法国和波兰国籍,法国多次拒绝美国的引渡要求。在那之后,对波兰斯基的控诉越来越多。最近一次是2019年11月,法国摄影师瓦伦丁·蒙尼尔称其于1975年遭波兰斯基强奸,彼时年仅18岁。后者对此予以否认。
《我控诉》改编自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冤案“德莱弗斯案件”:1894年,法国犹太裔上尉阿尔弗雷德·德莱弗斯被诬告为德国间谍,并认定有罪。直到1906年,他才在各方努力下洗清冤屈。
在此片的宣传活动中,波兰斯基曾自比为德莱弗斯:“我对影片主人公遭受的迫害再熟悉不过……我能从他身上读到和我同样的决心……大多数攻击我的人不认识我,对案情也一无所知。”
“波兰斯基把自己的形象投射在德莱弗斯身上,利用电影为自己洗白。那些受过伤害的女性看到这个男人获此殊荣,该多么痛苦。”女权活动人士乌苏拉·勒梅恩告诉《卫报》。
波兰斯基不乏支持者。“我非常喜欢波兰斯基……我为他高兴。”凭借《美好年代》获得凯撒最佳女配角奖的芬妮·阿尔丹对媒体表示,“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不过,自由万岁!”法国女星碧姬·芭铎在推特上写道:“感谢波兰斯基,他把电影从平庸中拯救出来。我评价他的依据是他的才华,而不是私生活。”
凯撒奖并非头一次因波兰斯基惹上麻烦。2017年,波兰斯基当选为该奖评委会主席,引发众怒,随后辞职。
法国记者阿莱克西斯·普兰告诉《卫报》:“法国张开双臂接纳在逃强奸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这是法国社会的问题。给他颁奖是一种声明——你不能动他,法国的文艺界精英会团结在一起,保护他们的‘电影教父’。”
“凯撒奖对受害者说,‘我们不想听你说什么,因为你什么都不是’。”他补充道。
凯撒奖被批评为“不接地气,由一帮老男人主宰”。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该奖近5000名会员中,只有35%是女性。监管凯撒奖的董事会电影促进协会(APC)由47名成员组成,该机构将于颁奖典礼结束后换届,推行机构现代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