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前不久,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蓝田村,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引起记者关注。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收割机可按照设定路线进行作业,收割、脱粒、筛选、排草、卸粮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只需10分钟即可收割一亩多稻谷。放眼沃野田畴,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数字农业技术已覆盖农作物耕、种、管、收的各环节,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近年来,我国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以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不仅能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还可以让数据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等向农村集聚,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新的可能。从生产来看,生产智能化助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精准播种、智慧灌溉、高性能智慧农机等技术和装备的推广,让农民种田效率大大提升。从管理来看,苹果、大豆等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稳步推进,信息加速整合共享开放,越来越多的农业大数据转起来、用起来,促进农业生产组织更精准高效。从经营来看,经营网络化助力电商新业态蓬勃兴起。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农产品产销对接更加顺畅,这既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也推动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仍相对滞后,面临诸多挑战。也要看到,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为农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应在提升粮食生产智能化水平上下功夫。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抓好粮食生产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数字赋能,可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支撑。比如,可以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手段,动态监测粮食种植类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灾情虫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升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可以推动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的集成应用,建设水肥药精准施用、农机智能作业与调度监控等系统,推进粮食生产经营智能管理;还可以围绕粮食生产,提供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整合共享粮食全产业链数据,推动与气象、病虫害、种植、产量等数据共享共用。
还应在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上做文章。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数字技术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通过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监测,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电商平台等关键市场交易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互通,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再比如,加强食品农产品认证全过程信息追溯,升级完善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有利于推动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监管。着眼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找准发力点,用好数字技术,就能更好激发数字农业的潜能。
农业数字化是农业提质升级的重要路径。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以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值得期待。
常 钦(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