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观察 >>  正文

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会馆》以文述波澜两岸史,在笔墨中见浓浓同胞情

发稿时间:2023-11-28 20:19:00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历史细致无间, 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 生活与生存屡受磨难而异常艰难, 也使得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生存的渴望异常强烈, 倍加珍视。”《台湾会馆》的作者高超在分享写作过程中的感悟时,如此说道。

  11月24日下午,由九州出版社主办的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会馆》新书分享会暨“重拾台湾会馆历史记忆、见证两岸文化同气连枝”主题沙龙活动在两岸青年书店成功举办。

  书里书外,台湾会馆见证两岸百年风华

  台湾会馆——这片融合骑楼、拱墙、琉璃饰品等闽台特色元素的四合院群落,是两岸交流水乳交融的具象表达,亦是所有台胞在大陆的“家”的化身。

  高超的小说以“台湾会馆”为名,以建筑为视角,以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资料为依据,以历史事件“五人上书”为开篇,全景式展现晚清时期(1895年至1910年间),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之时,两岸同胞顽强抗争的历史过程,清晰说明了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

  “……我到各省市采风、到宝岛台湾参访,亲手触摸着每一处外敌带给中华民族和两岸同胞的创伤,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在谈到《台湾会馆》的创作历程时,高超说,“这种心灵冲击一次比一次强烈,才有了创作这部作品的冲动。”

  传“融合”故事,书写两岸共同的历史

  “如何书写两岸,是对当代作家的重大考验。”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教授说,《台湾会馆》的出版发行,必将成为两岸同胞和海外同胞热议的话题,必将唤起“覆巢之下无完卵”“统则强、分必乱”的真理性回归。

  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国画院副院长马汉跃表示,《台湾会馆》回溯了中华民族特别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启发了民族精神的自觉,无形中触发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关照和心灵契合,就如何书写历史记忆,《台湾会馆》提供新的探索文本,再次彰显中华文化的力量。

  作家钢凝表示,从《台湾会馆》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时代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这本书是一部新时代文学应运而生的典型之作,是一部受岁月和生命委托之作,是一部有力地证明文学地位价值尊严之作。”

责任编辑:ZER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