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观察 >>  正文

《自然》:阿根廷约2.31亿年前一化石揭示鳞龙类崛起

发稿时间:2021-08-27 07:0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化石代表的新物种Taytalura艺术复原图(作者Jorge Blanco)。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于阿根廷的三叠纪地层、大约有2.31亿年历史的一个类似蜥蜴的爬行动物头骨化石,揭示了蛇、蜥蜴和喙头蜥等鳞龙类爬行动物类群的起源和崛起。

  该论文介绍,鳞龙类是有鳞的爬行动物,包括有鳞目(蜥蜴和蛇)和楔齿蜥类,例如喙头蜥(一种新西兰的爬行动物)等。鳞龙超目物种超1.1万种,是现有陆地脊椎动物中最多样的类群,但因化石记录零散无序,与它们的姊妹世系主龙形下纲(包括了鳄鱼、鸟类和非鸟恐龙)相比,人们对其所知甚少。

化石复原过程(图片来自Jorge Blanco,Gabriela Sobral及里卡多·马丁内斯)。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阿根廷圣胡安国立大学里卡多·马丁内斯(Ricardo Martínez)和同事,通过对发现于阿根廷约2.31亿年前一个保存完好的爬行动物头骨化石开展研究,认为该化石早于有鳞类和楔齿蜥分离之前,接近鳞龙类的起源,可能是已知最早的鳞龙类之一。

  他们指出,这个头骨化石与现代喙头蜥有相似的特征,表明一些此前推断楔齿蜥独有的解剖学特征也许起源于鳞龙类演化早期。该化石约比欧洲已知最早的鳞龙类化石晚1100万年,与南美已知最古老鳞龙类化石大约在同一时期。

  论文作者称,这些发现表明,鳞龙的冠群和干群至少在三叠纪的1000万年间同时存在,而且早期鳞龙类动物的地理分布要比此前认为的广泛得多。(完)

原标题:《自然》:阿根廷约2.31亿年前一化石揭示鳞龙类崛起
责任编辑:王目雨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