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989年11月11日,西柏林人聚集在柏林墙前,看着东德边防警卫拆除一段柏林墙,以在波茨坦广场附近开辟介于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的新过境点。
当地时间11月4日,柏林墙遗址远景。
当地时间11月4日,柏林墙遗址附近,游客参观由3万根彩带组成、旨在纪念柏林墙倒塌30周年的艺术装置。
当地时间11月3日,一场3D投影灯光秀在柏林举行,以纪念柏林墙倒塌30周年。
当地时间11月4日,一位游客站在柏林墙遗址旁。
当地时间11月4日,游客参观柏林市议会门前的纪念柏林墙倒塌30周年主题展览。
弹指一挥间,柏林墙倒塌已有30年。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及西柏林,数万东柏林市民涌入西德,柏林墙的多段墙体在此过程中被拆毁。次年,东德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
30年后的今天,在一些德国人心中,当年那道冰冷的屏障仿佛依然存在。今年3月,德国哈雷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无论是从生产力、薪资水平、移民人口比例还是教育水平看,德国东西部的差异都仍然明显。报告显示,德国500家最大的企业里,有464家的总部设在西部,比例高达93%;和西部规模相当的企业相比,东部企业的生产力低20%。此外,东部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西部州低30%,养老金和工资水平也较低。
德国阿伦斯巴赫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随着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不断拉大,42%的原东德居民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在德国东部联邦州图林根州,这一比例高达70%。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希望政府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迎来德国“真正统一”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