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发现 > 科技 >>  正文

叶建强向河南省新乡美术馆捐赠国画作品《太行明珠》

发布时间:2020-12-30 17:27:00 来源: 中国网

  2020年12月26日上午10:30,叶建强向河南省新乡美术馆捐赠国画作品《太行明珠》,在深圳美术馆“青山闲云——叶建强画展”展览现场举行捐赠仪式,新乡美术馆代表向叶建强颁发了收藏证书,这件作品在展览结束后将移交至河南省新乡美术馆。

  

  艺术家叶建强与河南省新乡美术馆代表在展览现场合影

  

  艺术家叶建强与河南省新乡美术馆代表在作品前合影,并接受新乡美术馆颁发的收藏证书

  作品《太行明珠》以丈二尺幅横构图创作,以纸本水墨描绘了太行山深处郭亮村“挂壁公路”雄险奇绝的状态,画面虚实相生,笔墨精妙,不敷色彩而墨分五色、气象万千,画面烟云涌动、气势恢宏,生动地呈现出太行山苍茫雄健之态。画面右上角题“太行明珠 原均制 庚子春”,后钤白文方印“仰素斋”,接钤朱文方印“叶建强”。

  

  《太行明珠》叶建强 144cm × 366cm 纸本水墨 2020 年

  庚子春,新冠病毒肆虐,叶建强潜心创作,在对山水精神的追寻中叩问生命的意义,此作以“太行明珠”为灵感,乃艺术家最初对于大幅作品的创作尝试,开启了其“烟云万里”的创作系列,此作对艺术家的创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青山闲云——叶建强画展”

  “青山闲云——叶建强画展”于2020年12月18日-27日在深圳美术馆展出,展览开幕式定于12月19日上午10:30在深圳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由著名美术史论家、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策展,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美术馆和深圳市美术家协会联合承办。

  叶建强是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自深圳本土的场域里成长起来的艺术创作者。20世纪90年代前期来到深圳,初任职电视台,后转型开拓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平台,作为文化产业的参与者、践行者和深圳特区的建设者,叶建强是深受深圳这方热土滋养的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艺术创作具有标本性的价值。

  叶建强经过学习和实践后,选择致力于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入央美研修,又得丘挺教授传习,深入临写传统国画,勤于创作,其作品自出机杼,纵横捭阖,随性赋彩;运传统笔墨,皴擦点染,或描绘行走过的山川河流,或表达瞬时的心境意趣,其创作朴拙有生趣,富有充沛的情感。叶建强的创作源自他对生命的热爱,是这种来自生命底层的能量,支撑起他学习、创作的方方面面。他的创作,是对真实生命体验的诗意记录。在他的创作里,闪烁着旖旎的生命波澜。这其中,有在日常工作生活游历中积累的吉光片羽的追忆,有他对故土风物的眷恋,有对景写生、随物赋形而出的寻常景象。这些画面,叶建强一一津津有味地描绘出来,因为浸润了他对生命诚挚的热爱,又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

  

  “青山闲云——叶建强画展”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陈履生先生为展览拟定了“青山闲云”的主题,是对艺术家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澄怀味象、怡然自得的创作状态和精神旨趣的提炼。陈履生分析中国文人画的特质,认为“在世界多样性文化中,传统中国画的专业门槛最低,以致出现了 13 世纪以来影响中国绘画主流发展的文人画。所谓最低的门槛,是指没有经过像西方那样的系统而科学的基础训练;可是,中国文人画的专业门槛是文、文人,是一种非技术性的门槛,这好像又是很高的。文人画的系统有其特殊的内涵,就专业基础而言,文人画首先在于文和文人,进而成其为文人画。”他总结叶建强的创作具有“兴之所至、随笔挥写、雅拙不计、笔墨情生”的特点。他在“青山闲云”展览现场接受采访时谈到:“‘青山闲云’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境界。‘青山闲云’并非是西方风景画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的景观,而是中国文人艺术的境界。文人画的精要则是在‘青山闲云’中的‘闲’之上。文人画中的‘闲’构造了中国文人艺术系统中的一个特别的内容。建强在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中,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表现出了很好的悟性。建强通过自己的学习,通过专业的进修,把握了山水画中的一些基本的命脉,这就能把“青山”画得很‘青’,这个‘青’并非是颜色之‘青’,而是‘青’的一种特别的文化感觉,而‘闲云’之‘闲’并非是我们眼前说看到飘过的白云,因此,在青山白云之间,我们看到建强山水的几个系列之中,尤其是他画家乡的山水,以及他熟悉的山水中的那种自然景观,还有他在老师那里学到的一些笔墨方式。毫无疑问,这样一种方式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表现中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探索,因为当代中国画家非常之多,而当代中国山水画的面貌在趋同化的发展过程中,在现有的几个范式,或者几大系统范围之内的发展,这使原本应该多样化的山水画的表现,呈现出了一种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局限性。因此,我也很欣赏建强山水画中所表现出的他那种早期的稚拙,以及他悟性中的率性的表达,我想这对画家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初心。所以,我也希望他的画能在初心的影响下,能够不忘初心,在专业范围之内继续发展,能够呈现出对专业的一种反思。”他谈到:“我们现在并不缺画家,并不缺山水画家,我们现在缺的是有思想有文化的山水画家,缺的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有个性的山水画家。正因为这种欠缺,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山水画的不足。中国山水画历经千余年来的发展,现在的状况如何?每一位画家都应该审视当下的状态,在闲暇之余应该静心去审视其当下状态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存在的问题,才能避免自己画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画画最重要的并不是每天在案前的实践,更重要的是每天在思想中的揣摩、在思想中的研究。”

  

  “青山闲云——叶建强画展”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分为“烟云万里”、“往复清江”、“神驰五洲”和“心与物游”四个板块呈现,共同构建起艺术家对于世界与生命感知的丰盛空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丘挺为“青山闲云”展览题名,他评论道,叶建强的创作“其状物造境,笔墨酣畅淋漓,可见其青灯荧寂的苍茫,如他画丹霞山,沉稳质朴的笔墨显示出他严谨中的洒脱。画小景则有朦胧的笔墨兴味,画大作品时有直面扑来的真诚与鲜活,其郁茂的笔墨透出他缜密而不失率性的特点,从这些大大小小的山水作品中,我们能读出他对世俗的关切与超越的相融合,对题材多样性的探索,也看出他试图从世俗的纷繁复杂中逃离,在养素中追求那种不滞于物的自由。”他在开幕式上致辞:“山水画实际上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有的一个桃花源。我曾经在欧美做过不少演讲,演讲题目就叫《作为山水的世界观和作为世界观的山水》,实际上山水具备了人类通感的世界观的。建强兄平常工作繁忙,压力也比较大,但是他能够进入非常沉静的状态,在绘画中把山水的静谧之情和冲融缥缈之情给呈现出来,而且笔墨非常有宋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这种造境,他内心深处实际上是以山水安顿他的精神。他也喜欢画一个小舟,这个小舟也是他精神的引渡。所以我想山水在建构建强兄内心的丰富度上,提供了另外一个精神空间,他再忙再有压力,但是在山水里获得一种精神的安抚。建强兄山水营造造境的多样化,从题材的外延的拓展、细化,包括这种世俗性情怀,对世俗精神和超越精神的两个层面的引渡,他这次展览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艺术家简介:

  

  叶建强,字原均,广东连平人,1967年出生,广东省社科院研究生毕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修班结业,师从丘挺,致力于中国山水画创作,兼攻艺术陶瓷。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现任深圳报业集团经管委委员,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深圳国际文博会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广东省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广东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已出版专著《站在支点上的思考》。作品被深圳美术馆、河南新乡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1994年起,供职于深圳广电集团;

  2004年至今,具体负责首届至第十六深圳文博会承办工作;

  2005年至今,调入深圳报业集团,供职于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

  2018年,被光明日报社评为“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十大人物”。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