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中铁电气化局京沪高铁维护管理公司北京项目维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员工观看电影《金刚川》,接受爱国主义洗礼。
时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金刚川》不仅是一份来自电影人的行业答卷,更是一种身处和平、缅怀先烈的集体致敬。中心员工热情观影,亦在影片对志愿军群像的深度刻画中,寻味到跨越历史的情感共鸣。
电影《金刚川》的背景发生在金城战役,1953年7月打响,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规模最大的阵地攻坚战。《金刚川》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抗美援朝70周年而拍的一部电影。讲述了当年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以三个导演的三个角度来讲述同一个事情:志愿军工兵连无惧美军炮火,在金刚川地区桥梁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一个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
金城战役打响后,军用后勤物资需要运到前线。金刚川便是必经之地,河面宽60米,水流湍急。河上原来有一座大桥,却被美军用飞机狂轰滥炸,彻底废了。没有了桥,就等于切断了前线部队的生命线。工兵连临危受命要在这里架起载重桥,并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
步兵视角让人动容。大部队来到金刚川附近,即将前往金城参加大决战,步兵正在忙碌准备着,他们就是工兵连的战士,负责保证大部队按时到达。然而敌人的侦察机不断,给他们带来麻烦。炸弹、榴弹、燃烧弹,不断被敌军炸毁的桥,工兵连毫无畏惧,冒着敌人的炮火一次次修补着。
影片最后极具震撼性的“血肉之桥”,更是将“桥”这个意象进一步深化: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正是因为那些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脊梁铸就了一条钢铁之桥,而桥的对面有我们的家乡,有我们爱的人,有幸福的生活,有美好的希望。
而这座桥被炸毁又修复,被破坏又贯通,正是隐喻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底色。
强权的欺侮、病毒的肆虐或许能令我们受挫一时,但对于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国度来说,我们终究会重新振作起来,撑起这座通往希望与明天的桥梁。
影片吸引中心员工走进历史,深受感召:“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起的那座桥,是为了让后辈子孙可以不再举起枪。这是每一个年龄段都能体会的感动,希望今天的我们,让昨天的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硝烟中,以钢铁意志谱写热血战歌。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作者:北京项目维修中心 南洋
2020年10月27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