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发现 > 科技 >>  正文

《田园中国》沃土柳疃镇 智能农具让贫瘠盐碱地长出希望

发布时间:2020-10-23 14:23:00 来源: 消费日报网

  上周,山东卫视《田园中国》武义篇展现了温泉之城的生态人文。本周日(10月25日)《田园中国》柳疃篇,将去往丝绸之乡——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感受这里盐田的雪白、河塘的翠绿、粮食的金黄和丝绸的绚丽。

  

  柳疃镇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青阜农业公社。通过实行盐碱土地流转和托管,短短几年就把数万亩贫瘠盐碱地变成了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种植的肥沃屯粮田。今天的柳疃镇闯出了一条产业、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田园召集人李奉芩带领由主持人王晓龙、吴思嘉和演员来喜、沈翀组成的“田园推荐团”,与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一起,在柳疃镇度过两天一夜的难忘生活。根据物品线索,他们一路感受振兴发展成果,通过共同创作的短视频向观众推介大美多彩新柳疃。想了解更多幸福故事,敬请期待本周日(10月25日)21:20山东卫视《田园中国》。

  

  路边鲜果吃不停 小镇老人年入超白领

  在柳疃镇青阜村,家家户户门口都种满瓜果。柿子、石榴、山楂、枣子等水果香飘四溢,引得来喜和王晓龙忍不住“偷偷”摘下品尝。

  顺着一路硕果,王晓龙找到了55岁的孙德华老人。老人称如今土地政策的完善,让他不必像以前那样辛苦种地,土地流转出去后不用管理就能拿分红,自己也有时间做更多事情。当问到生活如何,收入水平的提升让老人自豪地摆手介绍——年薪都能挣十几万。到底是什么政策,让大爷的收入赶超城市白领?

  

  智能农业助产丰收 田地里上演飞机秀

  初到玉米大田,“田园推荐团”成员就被30多台农业机器吸引眼球。柳疃镇依靠不同功能的机器,如今已完全实现耕、收、播、种、浇、机械自动化。接下来无人机喷洒农药的震撼场面,让“田园推荐官”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无人机阵列有序、精准地完成任务,尽显柳疃镇的科技智能农业。

  

  新型智能的农产器材让现场嘉宾跃跃欲试,王晓龙和来喜亲身体验,进行了一场收玉米比赛,最终谁会获得比赛胜利呢?

  

  丝绸旧厂晋升打卡地标 创新让文化远扬

  在丝路绸语文化创意园,田园召集人李奉芩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了解到“丝绸之乡”柳疃镇的工艺历史。原本这里是一座丝绸旧厂房,将历史的厚重和创新文化相结合后摇身一变为创意园区,独特的丝绸文化也让这里变成打卡热门地标。

  

  大力改良土壤环境和现代化的智能农业,让这里成为全方位乡村振兴的代表。把盐碱地变成沃土良田,实现农业丰收的柳疃镇向大家挥手致意!本周日(10月25日)21:20,跟随由中国酱酒国标制定者之一、北派酱香代表云门酱酒独家冠名的山东卫视《田园中国》,一同发现希望的田野——柳疃镇的乡村振兴之路。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