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科技 >>  正文

舌尖上的AI:京东方携手百度大脑发力农业智能化

发稿时间:2019-07-08 14:20:52 来源: 北国网 中国青年网

  车险、重疾险、意外险……在这个越来越多人懂得“且行且珍惜”的年代,可以说是对市面上的热门保险都如数家珍,多少得买点什么才能安心,那么你听过“蔬菜险”吗?

  最近,一支关于“百度大脑”赋能农业领域的“蔬菜险”话题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网友们纷纷评论:“事实证明,95后卖起菜来就是这么牛”“这是真的吗,我也好想做那个菜” “果然,我族人民在吃上从不含糊!”

  

  视频中,一位95后农业科学家走出了菜棚,为众人现场“种草”,誓要为每一位买了他的菜的消费者购买一份“蔬菜险”,并保证道,无论他的菜是有虫、蔫巴、个头小,还是有农残,都可以找他理赔。面对如此新鲜的操作,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众人来讲,那是相当的令人心动!而这位农业科学家之所以能立下如此flag,主要是因为他100%确保自己的菜既无虫、又新鲜、还个头大又均衡,关键还都没有农残。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什么“神仙蔬菜”?

  据了解,这是来自于一家叫做京东方的植物工厂的蔬菜。距北京中心30多公里的大兴区庞各庄,京东方植物工厂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实现了部分无人化管理,整个工厂中仅有3名工作人员。其中两名工人负责日常的采收、播种、清洗等工作,1名农学专家主要负责蔬菜生长管理和营养液调配。然而,对于水培种植农业来讲,高度依赖农学专家的经验,就意味着将无法规模化推广普及,但是水培种植农业的管理想要精细化,又肯定离不了人。因此,渴求引入最新技术继续实现降本增效的京东方,遇见了积极探索AI更多落地应用的百度大脑,随即一拍即合。有关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切变化,总是那么令人心潮澎湃,想要迅速落地。

  京东方与百度大脑接触后,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技术落地,可以称之为1.0版本。如今,针对农作物生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已经应用在从“作物生长”到“销售克重”等关键环节的问题上。比如,在育苗室,AI技术可实现根据当前时间、光照状况,来识别开灯时间并检查幼苗是否有枯萎迹象等,继而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补光、补水等方面的操作;在面对难以根治的病虫害问题,双方打造的病虫害预警引擎,通过虫害样本的数据采样和识别训练,建立预警模型,可以第一时间降低虫害和病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在销售环节的克重问题上,通过智能排产、供应分析引擎等功能,不仅可以提前预测出产量,还能通过对农产品拍照,由机器进行数据收集和样本学习,来判断出准确的克重数。而支撑这些功能实现的,正是百度大脑强大的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

  2016年,打败世界围棋冠军的AlphaGo让AI技术“声名大噪”,过去一两年,AI在公共安全、教育、医疗、服务等行业掀起迅猛发展的浪潮。而被作为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也正在“AI+”的航道中行驶起来,事实上,国内的巨头正在尝试用科技改变传统农业。

  Create2019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京召开,第二天的百度大脑开放生态论坛上,百度AI技术生态部“AI+农业”应用架构师与京东方植物工厂负责人秦清,共同展示了百度大脑对农业领域赋能的成果。“我们的愿景是:用科技改变农业,让每个人都吃得健康。”秦清表示,“希望未来携手百度大脑,在农业智慧化的方向上,用场景和方案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据艾瑞近日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2019》,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耕地面积的逐步缩减以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为此,各国都在探索通过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其中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慧农业”新模式得到迅速发展。而百度大脑除了在城市规划、金融、推荐系统、工业等领域基于飞桨(PaddlePaddle)平台进行赋能落地外,在农业方面也早已布局,成为“智慧农业”有力的助推器。

  

  据了解,除了京东方之外,早在2017年百度就在农业领域进行了AI探索,与云南佳叶合作,通过智能化设备端,进行数字化农产品加工改造,与此同时积累相关数据,进而升级算法以便得出更优产品方案。而近几年,百度大脑与麦飞农业、中化农业、雷沃重工等的合作,发挥着其AI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通过这两大优势形成解决方案,推动农业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甚至是个人开发者加入进来,一起为整个农业大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持。

  来自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三名学生基于百度飞桨开源平台的深度学习模型成功研发了智能大桃分拣机。这台解决了果农心病的智能机器结合了自动化专业知识和百度大脑AI技术,能根据桃子的大小、颜色、品相来自动分拣,实现"桃脸识别"。此外,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则为应对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农用林年复一年遭受的虫灾,与百度一起基于飞桨深度学习开源框架打造了“AI识虫”系统。在该系统及分布式摄像头的辅助下,让护林团队能够定时拍摄和实时上传红脂大小蠹的影像,不同地点的虫口数也能够在百度地图上进行显示。目前的识别准确率已经能够达到90%,传统人工模式下长达一周的工作量通过机器和算法则可在一小时内处理完,极大地减轻林业研究与维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也提高了对农用林业的保护效率。

  总体来讲,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地位不容忽视。而在“AI+农业”的未来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相信,所以看到了AI赋能农业的巨大价值。AI技术的提供者与农业企业们,已在携手突破层层瓶颈与限制,共同用AI技术为农业创造着更多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中国青年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