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青年参考 >>  正文

我在埃及“与病毒共存”

发稿时间:2020-07-03 16:03:03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作者参观中埃合作的口罩生产线。 作者供图

  作者 吴丹妮

  来埃及1年零4个月,新冠疫情渐渐颠覆了我早已习惯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与病毒共存”成了一名常驻埃及记者的新模式。

  2月14日,埃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正式浮出水面。之后几个月,埃及单日确诊病例数从几十到破百再到破千,疫情势头虽不像伊朗、土耳其那样迅猛,但超过1亿的人口基数和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仍然让这个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的国家成为非洲大陆的疫情重灾区之一。

  为避免交叉感染,3月中旬后,我的埃及同事开始居家办公。每天,大家除按照班次在社交媒体群中“打卡签到”外,还会及时分享新闻线索、汇报重点稿件选题并上传发稿目录等。

  “早上好!”“晚安!”这样的“生活模式”大家足足坚持了3个月,只要醒着,手机、电脑就会挂上社交软件。和国内不少居家办公的人一样,“信息焦虑”也时常伴随着我们。作为记者,我们每天都要将埃及的疫情数据和当天政府的重要声明、举措等采写成消息稿件传回编辑部,可由于埃及卫生部的数据更新时间不固定,大家只能“时刻准备着”,翘首等待“靴子落地”的那一刻。

  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宵禁、停航、停课、关闭各类消费娱乐场所等措施陆续公布,我们的活动原则和范围,也从自由往来埃及各大城市和乡村,变成了除非特别必要的采访外尽量足不出院门。

  在身居海外、“孤身抗疫”的大背景下,看似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实际上令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变得更加困难。于是,吃好早饭、坚持健身这样有规律的生活,成了重要的自我调节方式——既填补了工作外的空白时间,也放松了紧张的大脑,就连暂时不能继续探索埃及各地的无奈,也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得到了些许宽慰。

  那些还没来得及一探究竟的有趣咖啡馆,自然也是大门紧闭的。疫情对埃及经济的冲击相当明显: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几乎完全停摆,2019至2020财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降至4%,低于此前6%的预期。

  在疫情蔓延和经济下滑的夹击下,埃及政府提出了“与病毒共存”计划,埃及社会也呈现出许多新动向,我们的报道触角随之开始向各行各业延伸。医疗卫生、餐饮旅游、文化娱乐、基础建设、汽车制造,埃及同事们开始发挥自己在这些年采访中积攒的人脉,通过一个个电话、一条条信息向采访对象了解这些领域发生的变化,尽可能详尽地展现疫情下的埃及社会。

  4月16日、5月10日和5月16日,中国政府援助埃及的抗疫物资先后分三批抵达开罗,其中两批于当地时间凌晨在开罗国际机场交接,另有一批在收治确诊病例医院的仓库进行。为了做好这些重要报道,我们分社摄影和视频两名内派记者克服宵禁道路管制、凌晨超时工作、有一定感染风险等困难,在做好全套防护的前提下奔赴现场采访,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4月7日,中国与埃及首个口罩生产合作项目在开罗一个工业区内正式投产。为了使海外受众能够在社交媒体上了解中埃合作生产口罩的细节和过程,我们在传统文字、摄影、视频报道的基础上制作了全英文主题vlog——记者在满负荷运转的无菌车间里边走边拍边讲,以这种方式记录了中埃两国互助抗疫的故事,得到了许多海外网友的支持。

  “与病毒共存”的新模式仍然在继续。6月14日,埃及民航部长马纳尔、旅游和文物部长阿纳尼、信息部长海卡尔在开罗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自7月1日起恢复国际航班。

  “与病毒共存”,我们的“超能力”是什么?

  答案是:勇气。

  (作者为新华社开罗分社记者。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孙力舟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我在埃及“与病毒共存”
责任编辑:工蚁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