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青年参考 >>  正文

新西兰:疫情下,请待在“气泡”里

发稿时间:2020-06-19 16:09:03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新西兰奥克兰景色。 作者供图

  新西兰疫情暴发初期,人们在超市里抢购。 作者供图

  新西兰疫情暴发初期,超市食品货架被一抢而空。 作者供图

  作者 麦 琪

  从地图上看,新西兰恰如大洋上的一滴泪。不过,再怎么“遗世独立”,它也没能在2020年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幸免。在过去的4个月里,新西兰从政府到民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应对着病毒的挑战。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举国上下的抗疫努力,新西兰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

  “气泡”可以变大了

  先分享一下新西兰抗疫时间线上重要的几个点以及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3月25日,新西兰进入紧急预警最高级别“Level 4(Lockdown)”,也就是全国封锁阶段。在春节前后返回新西兰的华人居民和中国留学生,均自觉展开了自我隔离。但新西兰忽略了对从美国、欧洲、伊朗等国家返回人员的边境检查和隔离,导致该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政府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抗疫工作。

  新西兰政府用“气泡”这个词比喻在家隔离,不知这是不是新西兰的原创。“请待在你的气泡里”,“你的气泡现在可以变大了”这样的宣传语,引导人们尽可能平和地度过这段日子。民众普遍遵守政府的要求,老老实实待在“气泡”里。4月27日,新西兰降至“Level 3(Restrict)”即严控阶段,5月13日降至“Level 2(Reduce)”即减控阶段。经历了两周多的0新增之后,新西兰宣布在6月8日进入“Level 1(Prepare)”,就是为疫情后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经济活动复苏进行准备的阶段。经合组织(OECD)近日宣布:新西兰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率第二低的国家,仅次于澳大利亚。

  回顾这几个月,用“气泡”这个词描述抗疫的日子,像个童话。现实中的新西兰抗疫故事,少不了酸甜苦辣。

  我在国内时是国际课程的教师,2014年到新西兰工作、生活,现居奥克兰。新西兰疫情开始的时候,我正在运营上海某学校来奥克兰参加的冬令营训练项目。我这边海报背板已制作完毕、景点餐厅也实地考察过,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却被新冠疫情打得措手不及。1月26日,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紧急通知,停止一切境外团队旅行包括游学项目。1月29日,从上海回奥克兰准备开营事宜的我,飞机落地刚打开手机,便接到了奥克兰方面冬令营营地负责人的紧急电话,询问目前的状况。我的回答是:“由于新冠疫情暴发,为了中国学生和新西兰人民的健康安全,我们决定取消这次活动。”此后的一周内,我紧急联系和此行程有关的近20家供应商,传达这个决定。值得庆幸的是,95%的供应商予以理解,并同意全额退款,从而减少了国内学生家长的损失。一场应急战打下来,我一直处在高压和焦虑中,头发都急掉了一把。

  松散的在线教育 忧心的华人家长

  疫情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当属网络学习。当初我选择到新西兰生活,是听说它的K12(幼儿园至高中)基础教育质量领先,西方媒体对其不吝赞扬,称其教育综合能力、“培养下一代指向未来的能力”居于世界前列。然而,亲身体验了才知道,新西兰基础教育存在基础训练不扎实、学习强度偏低这样的缺陷,起码在华人看来是这样的。

  疫情之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有序的,让学生清楚每周的必修和可选作业。我女儿Rachel今年读Year 5(相当于国内的三年级),每天应该完成一个单元的数学练习、英语阅读网站的浏览学习,每周完成数学加强练习一次(应用题小卷一张),以及作文一篇。比较有意思的作业是,学校要求学生在一个儿童新闻网站上关注世界新闻和疫情,并选择其中一篇,根据内容设计问卷,而老师也认真回答了所有学生的问卷。最近复课,学校要求学生进行演讲,题目二选一:我支持学生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我支持全面开始网络学习而不再去学校。学校从不假设孩子的想法就是幼稚的,而是鼓励孩子对当下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让孩子们的声音被听见。这样的教学理念颇有意味。

  我的大学同学如今都在上海教育一线耕耘。这次疫情中,有老同学告诉我,她的工作量一点儿不亚于平时,甚至更加辛苦,需要大量在iPad上批阅学生的作业。相比之下,在新西兰,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家庭作业灵活得多。在学校改为线上教学的两个月中,所有学生作业的反馈评价一概发送到学生邮箱,没有特殊情况,老师不会联系家长。有两周,我女儿只是在各学习平台浏览,没有交出实质性的作业;我这个“侦探”在孩子的作业邮箱中反复查找,才察觉出了问题,紧急开始给孩子补作业,并且自责、反思。我想,如果在国内,如果孩子不交作业,我肯定早就接到老师的电话了。重视教育的新西兰华人家长,面对和国内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只能对孩子加强陪伴,不断查缺补漏,充当全科助教,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个体系的不足吧。

  疫情肆虐,挡不住温情与善意

  我先生由于工作原因,平时需要在国内和新西兰“两头飞”。他原计划4月乘坐东航航班飞上海,后来机票被取消。他预订了6月初的新西兰航空公司航班,这个航班后来也被取消。在工作大量积压却无航班可飞的情况下,他好不容易买到一张高价机票,总算在6月8日赶回上海复工。

  再说说疫情对生活的一些影响。我清晰地记得,新西兰公布第一、第二例确诊病例是在一个周五,那天我路过一个大型超市,突然发现里面异常拥挤,进去一看,发现结账处排起长龙,面包、卫生纸、烹调油的货架被一扫而空。有位大叔在手推车里放了五六包20公斤的面粉。恐慌就这样以不逊于病毒的速度传播开来。疫情之初,新西兰的医院没有检测设备,前几例确诊病例是在澳大利亚的帮助下才确认的。新西兰卫生部对每日检测人数的公示表明,在3月下旬之前,新西兰每天只能做30至100例检测,疫情热线更多地建议有症状的人在家隔离。我读到的一些网络帖子说,新西兰几位母亲表示自己和孩子症状明显、病痛强烈,但由于没有满足检测的“刚性”标准而无法去医院就诊。隔着屏幕,读到这样的消息,令人揪心。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选择向身边、向社区释放温情和善意。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沿街的窗台放了毛绒小熊,让出门散步、锻炼的孩子快乐起来。两位旅馆的老板,一位是华人,一位是新西兰当地人,为滞留在新西兰的中国游客,以及那些从国内回来、房东却不肯收留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免费住宿。位于玛塔玛塔小镇的一家西餐厅举办婚宴聚会,造成了群体传染。老板沮丧地告诉媒体,如果他再敏锐一些,而不是存有侥幸心理,传染可能就不会发生。小镇的居民和餐厅的常客在心形便签纸上写了“加油!你们店的食物很棒!我们支持你!”这样的话语,贴满了餐厅的橱窗。

  作为一个岛国,新西兰要封锁国境线很简单。这个人口500万的国家,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只有15人。民众遵守“封城”措施,政府为失业人员和停业的企业发了补贴。

  即便如此,过去的几个月对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一场考验,无论你是经营者还是打工仔,是老人还是孩子,是家庭里赚面包钱的那位,还是家庭主妇或煮夫。在如此特殊的时刻,唯愿疫情早日结束,在病毒肆虐之后,我们应该比以往更明白人类的渺小,明白我们命运的紧密相连。为打赢这场战争贡献力量,是每一个世界公民的责任。

  (本文作者于2014年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目前旅居新西兰,从事教育咨询和交流互访工作。)

原标题:新西兰:疫情下,请待在“气泡”里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