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7月21日上午,中核工业铀矿勘查高质量推进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幕,会上发布了近十年我国铀矿勘查成果。《环球时报》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十年来,我国新增的铀矿资源量占我国开展铀矿勘探以来查明总量的1/3,其中优质可采资源量占比超过70%。中国的铀矿地质工作已经完成了传统模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确保了我国天然铀稳定高效供应,中国核工业发展的饭碗被牢牢地端稳在自己的手里。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天然铀因其是核能发电的重要原料而为公众所知,但与此同时,随着核能技术、放射性医疗技术等原子能技术的发展,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与能源矿产,已成为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供应链安全对核工业健康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组织了铀矿勘查大会战,铀矿找矿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军利介绍称,近十年,中核工业探获一大批铀矿床,形成十大找矿成果,新探获蒙其古尔超大型砂岩铀矿床1个,特大型矿床5个。找矿效率大幅提升,新增铀矿资源中70%为优质可采资源。铀矿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也显著提高,落实了一批后备勘查基地。铀矿综合勘查能力大幅提升,拥有260余台钻探及配套设备,动态保有每年100万米的综合勘查能力。进一步形成了完整成熟的组织管理体系、专业齐全的人才队伍体系、完备有效的技术标准体系、配套完善的仪器装备体系、海量丰富的信息资料体系。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近十年,中核工业取得的铀矿勘查十项重大成果分别是:
探获了我国首个超大型地浸砂岩铀矿床——蒙其古尔铀矿床,该矿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具有矿体规模大、连续性好、平米铀量高、开采效益好等特点,创造了我国单孔平米铀量155kg的最高记录。破除“稳定构造斜坡带”成矿理论的束缚,实现了“构造活动强烈区”找矿突破。矿床开发总体可采用CO2+O2地浸采铀工艺,为我国首个千吨级绿色地浸铀矿山产能建设和稳定运行提供了优质资源。
新探获我国首个单体千吨级特大型砂岩铀矿床——纳岭沟铀矿床,矿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矿体形态简单、连续性好、品位较高。矿床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灰绿色氧化带控矿理论,指导了外围2个铀矿床和3个矿产地的发现。矿床开发解决了超100m厚大含矿含水层地浸技术难题,已纳入天然铀产能开发“十四五”规划,为我国首个单体千吨级地浸铀矿山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
新层位突破探获特大型砂岩铀矿床——洪海沟铀矿床,矿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是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该成果是新层位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典范,矿化带向西北部持续延伸,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资源潜力。矿床具备良好的地浸开采条件和显著的开发效益,为我国首个大型地浸铀矿山提供了接替资源。
新模式快速探获首个特大型砂岩铀矿床——巴音青格利铀矿床,矿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2016年发现铀矿产地,2022年落实为特大型铀矿床,是新时代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实施“集中勘查、快速突破”新模式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矿床的发现使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巨型铀矿带长度扩大到120km,成为我国首个10万吨级铀矿资源基地。
新探获我国首个大型古河谷砂岩铀矿床——巴彦乌拉铀矿床,矿床位于二连盆地中东部,中国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创建了“建造间古河谷成矿模式”,大幅拓展了二连盆地铀矿找矿空间。经持续勘查,矿(化)带延伸到芒来一带,整体规模显著扩大,已建成二连盆地首个现代化绿色地浸铀矿山,为我国天然铀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铀矿勘查大会战新探获大型砂岩铀矿床——海力锦铀矿床,矿床位于松辽盆地南部。2016年,新发现铀矿产地,2022年实施铀矿勘查大会战,采用“五统筹”组织管理新模式,快速落实为大型铀矿床,是铀矿勘查大会战的典型成果。矿床具有厚度大、品位高、矿化集中等特点,刷新了松辽盆地单孔平米铀量的最高记录,达到了38kg/m2。松辽盆地南部铀矿找矿不断突破,有望落实为我国第二个10万吨级铀矿资源基地。
古河谷深部找矿新突破,探获大型砂岩铀矿床——哈达图铀矿床,矿床位于二连盆地中东部。开辟了古河谷型砂岩铀矿找矿第二空间(由100m至500m),是构造选区、物探联测、钻探验证,综合技术方法找矿应用的典型示范。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发展为特大型规模。
沙漠边缘新探获特大型铀矿床——塔木素铀矿床,该矿床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核地矿人克服沙漠和戈壁覆盖区恶劣自然环境等重重困难,实现了复杂地区铀矿找矿新突破,矿床深部及外围仍具有很好找矿前景,下一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将努力提升装备能力,继续向沙漠腹地挺进,探索找矿新空间,有望将塔木素矿床发展成为超大型规模。
“向地球深部进军”探获我国最大的热液铀矿床——棉花坑特大型铀矿床,瞄准广东诸广山南部棉花坑老矿山“找矿第二空间”持续发力,实现深部找矿重大突破,深部矿体厚度大、品位高、连续性好,见矿深度超过1000m,矿床规模达到特大型,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热液型铀矿床,大大延长了矿山服役年限。
“三新”找矿重大突破——特拉敖包特大型铀矿产地,矿产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是新时代以来新地区、新层位找矿取得的最大成果,是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发现的首个特大型铀矿产地。白垩系的重要找矿发现大幅拓展了盆地铀矿找矿空间,有望发展为世界级巨型铀成矿带。
此外,《环球时报》记者还在会上获悉,根据最新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我国铀资源总量超过280万吨,这显示我国铀矿资源潜力巨大。铀矿找矿的不断突破充分证明加大投入后优质资源“找得到、采得出”,进一步提振了立足国内保障铀资源供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