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7月9日文章,原题:多元化、社群性:非洲家庭的真实历史正在被抹黑 我成长于肯尼亚海岸的一个大家庭,家里有姑姑阿姨、爷爷奶奶等很多亲人。我非常清楚一件事——养育孩子是一项社群工作,需要多人协力完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任何人都可以管教:邻居严苛的目光可以让你挺直腰板;只要长辈愿意,表亲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孩子属于社群中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只属于特定的某个人。
就像我的家乡一样,非洲家庭一直以来都是多元化的,它建立在不断延伸的血缘关系体系之上,有着共同的养育方式,可以依据周围环境和家族需求灵活调整。一对夫妇抚育子女的“核心家庭”理念并不是非洲的本土产物,但它在最近内罗毕等地举行的多场有关家庭价值观念的会议上得到推广。这种理念是通过殖民主义、传教士的影响和资本主义重组等因素引入、强化甚至理想化的。
最近,我亲眼看见了世界试图将非洲的价值观和多元化家庭一起压缩,试图将我们浩瀚的生活方式扁平化,打上“功能性”“破碎化”等标签。这是一个危险叙事,裹挟着道德和传统的外衣,而背后是西方政治因素。这种叙事围绕着单一的家庭模式展开: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张结婚证以及两个随父姓的孩子。
但这种千篇一律的家庭模式与我们的传统相悖。我有很多妈妈、很多爸爸、很多叔叔舅舅和很多姑姑阿姨,孩子们也有好多个家。我们由姑姑阿姨、爷爷奶奶和年长的表兄弟姐妹抚养长大,生活在长辈亲戚共同抚育孩子的家庭中。
我们曾是表亲,后来成为兄弟;我们曾是姑侄,后来成为姐妹;我们曾是邻居,但当一家的孩子犯了错,另一家会视如己出地管教。我记得,我以前很淘气,穿着短裙爬树,邻居阿莎妈妈会惩罚我。阿莎妈妈的干预并没有被我的家人视作“多管闲事”,而是被视为“正确的保护和引导”。
家庭价值观会议的与会者主要是白人,他们审视着非洲家庭。非洲人开始发声,并大声谴责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形态正在抹黑非洲家庭形象。“核心家庭”理念是不符合非洲精神的,我们的成长故事充满了共同抚养孩子的女性、在祖母照料下长大的男孩、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家庭,以及一个足够广阔、能对任何失意成员伸出援助之手的温暖社群。这才是真正的非洲家庭。(作者万布伊·埃丝特·基马尼,白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