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观察 >>  正文

日本求职文化酝酿变革

发稿时间:2019-10-08 07:45:39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日本求职模式极富特色

  中国许多大学生对“秋招”耳熟能详。每年9月至11月,各个大学往往会举办多场就业双选会,大小企业纷纷前来诚聘英才,即将于来年6月毕业的大四、研二学生穿上新买的职业套装,递上一份又一份简历,参加一场又一场宣讲会、笔试和面试。没有得到称心的Offer?没关系,来年3月的“春招”还有机会。

  在我们的东邻日本,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流程截然不同。在日本,应届毕业生通常在4月1日入职,此前通常要经历整整一年的“求职季”。日本的求职活动,即日本人所说的“就职活动”(以下简称“就活”)日程由政府机关、公司和学校联手设定。

  据日本资讯网站“日本网”报道,一般而言,“就活”从每年的12月初就开始了,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企业招聘说明会,以及大学举办的就业研讨会陆续展开。这些活动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学生们就算逃课也要去参加。学校也为这些研讨会费尽心血,投入极大热情,因为研讨会每年都是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是学校重要的“招生亮点”。

  经受了一番洗礼后,次年4月大四新学期开始,准毕业生们就要开始递交简历了。资质合格者将参加企业的结构化选拔流程(被称为“入社试验”),包括一轮“录用审查考试”(也就是笔试)和4至5轮面试,最终拿到一个“内定”。这样,等他们第三年3月顺利毕业后,就可以正式进入企业就职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就活”是日本最主要的招聘方式,对雇主、大学和学生而言都极为重要。这套体系是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以下简称“经团联”)于1953年创建的,该联合会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商业游说团体,由1300多家日本大企业和100多个产业集团组成,在日本产业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团联”为何在百忙之中为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制订路线图?BBC报道称,这主要是由于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造成劳动力短缺,大学生成了企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就活”为日本大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也为职场新丁们提供了稳定的终身雇佣合同和论资排辈的“年功序列”晋升渠道。

  但从2020年开始,“就活”制度将不再适用。

  变化比人们预想的来得快

  据日本《日本时报》报道,2018年10月,“经团联”宣布将废除传统的求职时间表,以及现有的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指导方针。这意味着60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日本求职模式将发生变革,目前的大三、大四学生将成为最后一代体验“就活”的年轻人。

  和“就活”制度的产生一样,它的终结也是因为日本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变化。由于“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日本的人口不断下降,新毕业生越来越少。相比于固守“就活”、不紧不慢地靠为时一年多的“求职战争”延揽新人的大企业,那些没有加入“经团联”、不受其指导方针约束的非会员企业,招聘起来灵活得多。据BBC报道,它们甚至在会员企业开始招聘前就早早招揽走了有潜力的学生。

  日本的非“经团联”会员企业往往体量较小,真正令巨头们如芒在背的,是虎视眈眈的外国同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优秀劳动力的争夺早已越过国界,外国大公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日本高材生。这些公司往往能提供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职业前景,而且不像日本公司那么死板。内忧外患之下,日本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才策略。

  BBC报道称,一些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日本“千禧一代”纷纷表示,打破循规蹈矩的旧制度、将激情置于社会陈规之上,可能对社会和个人都更有裨益。

  34岁的企业家仲晓子对BBC表示:“我原以为20年后会发生变化,没料到变化来得这么快。”2011年,在为高盛和脸书工作4年后,仲晓子创建了社交求职平台Wantedly(“希望”)。她正是通过“就活”找到了之前的工作。

  不同于简单枯燥地罗列职位描述和工资的传统“就活”招聘广告,“希望”的重点是求职者和公司是否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有点儿类似社交平台领英。“希望”在日本大受欢迎,愿意“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纷纷涌入该平台。

  “当你还是个学生时,很难看到更广阔的前景。我们都落入了随大流的陷阱,错过了发现其他东西的机会。”仲晓子对BBC表示,“靠‘就活’制度,你很难找到和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学生们一窝蜂涌向有名的大公司,却不知道在那些不太知名的公司,有着同样甚至更好的机会。”

  社交媒体公司Gaiax就是仲晓子口中“不太知名的公司”。BBC表示,Gaiax灵活利用了自己身处“经团联”规则之外的优势,自2013年以来一直采用灵活的招聘制度,比如不再遵循传统的招聘时间表,也不再使用传统的“应届毕业生招聘”标签,而是对任何学历、任何状态的应聘者一视同仁。公司招聘经理池尻匠泽解释说:“我们是根据他们的潜力来招聘的。”他补充道,初中毕业、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并不重要。

  这样招聘进来的年轻员工中,有60%至70%的人几年后就辞职去创业了。对此,Gaiax乐观其成。跳槽在日本至今仍不是主流,“终身雇佣”与“就活”文化如影随形。

  “我们不认为人们想跳槽或创业是件坏事。”池尻匠泽说,“技术需要灵活的技能,因此非传统的招聘方式既适合公司,也适合那些正寻找不那么死板的就业道路的年轻员工……但如果新入职者的目标与公司的长期愿景相符,他们可以在这里工作到60岁或70岁。”

  “变革必须从某处开始”

  并不是所有人都为变革而欢呼雀跃。对许多指望着靠“就活”按部就班找工作的学生而言,这一变化令他们陷入焦虑。

  非营利组织En-courage的代表上远野汤地对BBC表示:“缺乏明确的、固定的安排,扩大了学生求职的选择范围,这反过来造成了焦虑。”政府、学校和企业制定时间表,学生们接受时间表,就像一届届前辈一样,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传统带给人安全感。但随着新制度的实施,毕业生们将不得不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上远野汤地说:“但是,在这种不确定性的焦虑感中,也有一丝积极的迹象,那就是在迎接变革的过程中,未来可能有更多机会。”她说,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们可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上课了,这对攻读STEM和体育等时间密集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件好事。

  “希望”的仲晓子用人们对婚姻态度的变化解释求职文化的变革。

  “以前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你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去适应另一个人,让婚姻维持下去。但现在人们可以自由恋爱了,这给了他们更多的自由,但也拓宽了选择对象的范围,让他们更难找到合适的伴侣。”她说,“幸运的是,新企业、新方法和新主意不断涌现,在这个过程中助你一臂之力。”

  改变可能很痛苦,但30岁的山口百合子欢迎这种改变。她认为,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接下来要采取的步骤上更加成熟”。

  作为一名早早跳出传统路径的学生,百合子深知挑战“就活”制度的困难。“在没有工作机会也没有研究生院录取通知书的的情况下毕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她对BBC说,“社会压力真的很大,令人不寒而栗。我的家人都为我感到焦虑。”

  幸运的是,她的挑战成功了。尽管没有参加“就活”,百合子还是被全球著名创意咨询公司IDEO的东京分公司聘为设计研究员,收入颇丰。

  “变革必须从某个地方开始,可能会有一代年轻人为此承受极度焦虑。”她说,“我经历过这种日子,当时没有人支持我这种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但现在我可以说,这种方式是可能成功的。”

责任编辑:靖强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