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观察 >>  正文

在黎巴嫩,催婚是个政治任务

发稿时间:2019-09-26 10:5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款款走下轿车,挽住身着燕尾服的新郎,一起走上红毯。现场演奏着《婚礼进行曲》,当两个家庭的亲戚同声欢呼时,两人都笑了。

  接着,下一位新娘用同样的方式登场。然后是下一位,再下一位,之后还有下一位。

  当天的最后一对新人在座位上坐定后,身穿深红色长袍的基督教马龙派主教开始主持仪式,宣布这34对新人结为夫妻。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是黎巴嫩在最近一个月里举行的第四场集体婚礼。在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集体婚礼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当为数众多的年轻人对费用高昂的婚礼望而却步时,当地一些最有权势的人站出来扮演慷慨的赞助人,举办一场场规模宏大的集体婚礼,流水线一般地确保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积德行善。浪漫的婚礼背后有着一点也不浪漫的现实理由:政治、信仰、族群,以及其他正在中东制造分裂与对峙的复杂因素。

  结婚是个“权力的游戏”

  曾几何时,黎巴嫩被视为宜居的天堂,“中东的瑞士”。高耸的黎巴嫩山脉拦下了来自地中海的水汽,为这片土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孕育了黎凡特地区最富裕的都市、被誉为“中东小巴黎”的贝鲁特。今人也许难以想象这个国家昔日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初爆发石油危机、美元大跌时,黎巴嫩镑被西方视为与瑞士法郎和西德马克一样可靠的保值硬通货。

  黎巴嫩是中东各教派的大熔炉。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和基督教马龙派是当地的三大教派,它们在脱离法国殖民统治时达成政治谅解,缔造了黎巴嫩共和国的国民公约。公约规定,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理由逊尼派人士担任,议会议长由什叶派人士担任,议员和部长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当时,基督教人口占黎巴嫩总人口的51%。

  此后,巴勒斯坦难民大量涌入黎巴嫩,打破了该国微妙的人口和政治平衡。1975年4月13日,巴解组织人员袭击马龙派教堂的婚礼现场,打死了两名马龙派主要政党“长枪党”的高官,内战随即爆发。长达15年的内战令黎巴嫩成为人间地狱,至少15万人遇难,超过90万人流离失所,占战前人口的五分之一。

  周边大国叙利亚、以色列、沙特阿拉伯趁虚而入,黎巴嫩成了地缘政治博弈的战场,直至今日仍未摆脱这一命运。由于国内各族群关系紧张,每个黎巴嫩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宗教身份。不同族群之间相互较劲,不时剑拔弩张。

  这就是大人物们不吝惜金钱,大方地为年轻人举办婚礼的原因——为了激发他们的感激之情,争取他们的忠诚。武装组织鼓励麾下的战士结婚生育,将孩子培养成下一代战士。长远看来,这对任何一个团体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

  盛大婚礼背后的激烈竞争

  黎巴嫩Aljadeed电视台称,就在马龙派张罗集体婚礼几周前,什叶派武装组织和政党真主党为31对新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据黎巴嫩“Aliwaa”新闻网报道,今年早些时候,黎巴嫩的一场集体婚礼足足有196对新人参加,由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主持。

  这样的盛事不仅出现在黎巴嫩。在相距不远的加沙地带,集体婚礼更多、规模更大。以色列和埃及的封锁使加沙经济凋敝,外部援手显得格外珍贵。事实上,为了在加沙赢得朋友,外国赞助者之间竞争激烈。

  据巴勒斯坦马安通讯社报道,2015年,阿联酋在加沙为200对新人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两个月后,土耳其加大“赌注”,出资给2000对新人办婚礼,还邀请统治该地区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员出席。

  《纽约时报》指出,集体婚礼对囊中羞涩的小夫妻很有吸引力。他们要么负担不起招待亲朋的开销,要么宁可把钱花在其他事情上,比如盖房或创业。

  “他们把一切都包了,谢天谢地。”35岁的军人罗尼·阿布·扎伊德告诉《纽约时报》,他是在一场马龙派集体婚礼中结的婚。军饷根本不够扎伊德购置婚房、宴请宾朋,按当地行情,这些至少要花两万美元。

  与教会有关的非营利组织马龙派联盟赞助了扎伊德的婚礼。据《纽约时报》报道,马龙派如今约占黎巴嫩总人口的36%。该组织官员法迪·格吉斯表示,在人口结构影响权力地位的国家,少数族群鼓励年轻人生育是很自然的。

  “任何一个族群感到危机时,都会团结起来。”格吉斯对《纽约时报》说,“如果他们看到另一边(族群)的人数在上升,他们就会想,‘也许我们应该在自己这边多压一块石头,以防天平失衡’。”

  11年来,马龙派联盟已经组织了10场集体婚礼。在其操办下结婚的夫妇有274对,他们已诞下100多个孩子,只有3对离婚。

  “生育对抵抗斗争很重要”

  想参加马龙派联盟的集体婚礼,准夫妻要先提出申请。新人中必须至少有一人信奉马龙派,新郎必须有房子和工作。申请获得通过的新人会得到一个大礼包,包括新郎正装、新娘婚纱、请柬、鲜花、结婚照,约合2000美元的现金,以及来自族长的祝福。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社会情感方面,这都是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

  婚礼仪式上,新人一对接一对地走上前来,说出“我愿意”,他们的家人在观众席上鼓掌、欢呼。吊臂搭载着摄像机拍摄直播画面,一架无人机在会场上空飞来飞去,抓拍精彩瞬间。格吉斯告诉《纽约时报》,过去联盟会给婚礼提供酒水,有一次家属们为争抢饮料和点心打成一团,导致此后的参加者都没了口福。

  结婚之后,下一步就是鼓励生育。《纽约时报》称,今年前10对生娃的夫妇能收到联盟的免费婴儿床。其他宗教和政治团体也提供各种福利。

  19对新人聚集在贝鲁特南部的度假胜地、海滨小镇吉耶,参加由什叶派政党“阿迈勒运动”下属志愿者组织“希望绿洲”举办的集体婚礼。铺着白布的桌子摆满了游泳池边的草坪,桌上点着蜡烛,堆满精致的开胃菜。对来参加婚礼的大多数平民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场面。

  组织者法蒂玛·卡巴兰告诉《纽约时报》,这些年来,该组织已为约300对新人举办12场集体婚礼。小夫妻们不仅免费得到了他们压根儿负担不起的华丽典礼,还有家具和电器。

  “希望绿洲”的集体婚礼优先考虑在战争中阵亡或受伤的本党党员的子女,穷人的孩子也在优先之列。“如果我们不帮助他们成家,他们就会负债累累,人生黯淡。”卡巴兰说。

  身穿上浆衬衫的服务员端着一盘盘烤肉、米饭和鱼往来穿梭,“阿迈勒运动”的官员们发表讲话,一名知名记者通过麦克风提醒新人们,生育对抵抗以色列的斗争很重要。

  舞蹈团上场了,演员们敲着鼓、唱着歌,挥舞荧光棒和巨大的红心。接着,一对对小夫妻穿过人群,新郎一身西装领带,新娘身着白色礼服,头戴面纱。亲友们忙着给他们拍照片。

  阿里·阿拉伊登的发型像“猫王”埃尔维斯那样,向后梳得整齐顺滑。他告诉《纽约时报》,他和妻子负担不起蜜月旅行的费用,能结婚值得庆幸。

  “没有集体婚礼,我们就办不成了。”他说。

  晚宴后,家人们在吃掉结婚大蛋糕前拍照留念。烟花在地中海上空绽放,人们跳着舞,一对对夫妇各自散去,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侯倩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